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強烈熱帶風暴電母 (2010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強烈熱帶風暴電母 (2010年)
Remove ads

強烈熱帶風暴電母(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Dianmu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Ester;國際編號:1004;JTWC[1]WP052010)為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四個形成的熱帶氣旋。電母為熱帶氣旋名稱列表中第100個名字,由中國提供,意思為電之母,負責掌管雷電。[2]

快速預覽 強烈熱帶風暴電母, 路徑圖 ...
Remove ads

發展歷史

熱帶擾動96W於8月2日在8.0°N 136.0°E / 8.0; 136.0附近形成[3],它初時在北面的副熱帶高壓脊所帶來的偏東氣流引導下向西北移動。在一般的大氣環境下,它初時缺乏組織,發展緩慢。經過數天緩慢發展,它於8月6日在季風槽內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該熱帶性低氣壓在良好的環境下逐漸增強,於8月8日增強為熱帶風暴,並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為電母。電母受東面的副熱帶高壓脊所帶來的偏南氣流引導下轉向北移動。此時電母仍然處於季風槽內,對流旺盛,螺旋性頗佳,但集中於東部,低層環流中心部分外露。電母在8月9日中午增強為一強烈熱帶風暴,其組織於下午進一步鞏固,低層環流中心切入對流下發展,亦開始發展風眼。電母之強度於8月10日達到顛峰,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95公里,瞬間最大陣風達每小時130公里。

電母於8月10日晚間移至副熱帶高壓脊的西北面,轉向東北移動,在濟州島以西約10公里掠過[4],並於翌日早上在朝鮮半島南部掠過。此時,電母受較強的垂直風切大韓民國地形影響開始減弱,對流開始消散並向東面切離,低層環流中心外露。電母於中午正面侵襲釜山,在其西北之15公里處掠過。[5]其後電母於當日下午進入日本海。受到低海面溫度及較強的垂直風切影響,電母於8月12日凌晨減弱為一熱帶風暴,當日下午它穿越日本,最後於翌日凌晨變為一溫帶氣旋[6]

Remove ads

影響

浙江省

由於正值天文大潮,浙江沿海鰲江鎮海乍浦等地,將出現接近或略超出警戒線的潮漲水位。因此,當局發布風暴潮黃色警報,做好防颱準備。[7]

沖繩島

受電母影響,那霸風勢於8月8日開始增強,根據當地機場氣象資料,8月9日上午開始持續吹東南強風,於上午較後時間轉吹南風,短暫時間吹烈風,然後強風於整日持續。當日多雲,間中有大雨。隨著電母遠離,那霸風勢於8月10日開始減弱,強風於上午減退,驟雨減少。[8]

電母於8月10日晚間在濟州島掠過,在風眼掠過期間,當地風勢短暫靜止,海平面氣壓降至989百帕斯卡[9]電母亦於8月11日穿越朝鮮半島,為今年第一個,也是自2008年颱風海鷗以來第一個直接侵襲大韓民國的熱帶氣旋。隨著電母逼近,釜山於8月10日的海平面氣壓開始下降,由上午的1011百帕斯卡下至晚間的1007百帕斯卡,東南風亦於晚間開始增強,風勢於8月11日開始增強至烈風程度[10][11]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備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