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嬌生公司
美國跨國醫療器械,製藥和消費品包裝製造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嬌生公司(英語:Johnson & Johnson)是一家美國醫療保健產品、醫療器材及藥廠的製造商,全球總部位於美國紐澤西州的新布朗斯維克。嬌生集團由全球超過250家的子公司組成,其產品銷售遍及170多個國家。

Remove ads
歷史
嬌生成立於1886年,是道瓊工業指數的成份股之一,也是財富500強之一。嬌生向來以擁有良好的名譽著稱,並在2008年霸榮雜誌的調查中獲選為最受尊崇的公司。然而,其聲譽近年來受到產品召回、藥物罰金及訴訟等因素影響而略有下滑。
![]()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23年2月1日) |
嬌生公司是在1970至72年進入大中華市場,該公司在香港曾使用「莊生」作為中文名,在1995年年底改為「嬌生」,在中國大陸亦使用「嬌生」作為官方名稱。在台灣則稱為「嬌生」,在東南亞依然為「莊生」,並分成四大事業體:消費品(嬌生)、視力保健產品(嬌生安適優)、醫療器材(壯生)及藥廠(楊森)。
2006年6月27日嬌生以166億美元(約1294.8億港元)現金,收購輝瑞的個人護理用品業務。
2008年,嬌生為北京奧運會的合作夥伴。
2012年6月12日嬌生以每股55.65法郎的現金,和價值103.35法郎的嬌生股票,斥資210億美元收購瑞士醫療設備生產商Synthes Inc,Synthes將與嬌生旗下的DePuy公司合併成DePuy Synthes。
2009年3月,美國安全化妝品運動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嬌生等公司的嬰兒產品含有致癌物質甲醛和二惡烷,但在之後的檢驗中被證明沒有問題。
嬌生已於2012年12月與上海噯呵母嬰用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簽訂合同並報商務部審批,以6.5億元收購噯呵100%股權。
2013年11月6日美國司法部宣布,美國嬌生公司將支付超過22億美元(約171億港元)罰款,了結對其違法銷售藥品和向醫生及藥商提供回扣的刑事及民事指控。今次是美國醫療保健行業歷來第三大罰款,嬌生強調賠錢只是為免官司纏繞,對政府的指控不完全認同。
2016年9月17日,嬌生以43.25億美元現金收購雅培眼部護理業務Abbott Medical Optics。
2017年1月27日,嬌生以每股280美元現金,斥資300億美元收購歐洲最大生物製藥公司,瑞士Actelion所有流通股份,其中Actelion的藥物開發和臨床研發業務將會分折成一家獨立公司R&D NewCo,在瑞士上市,嬌生持有新上市公司16%股權,並將通過可轉換票據獲得額外的16%的股權。
2017年2月15日美國Integra LifeSciences以現金10.5億美元(81.9億港元)收購嬌生旗下Codman Neurosurgery業務分支,Codman主要是生產神經外科手術用與術後設備。
2017年7月24日,嬌生宣布稱利用馬賽克疫苗製成的HIV疫苗臨床試驗中,志願者100%產生抗體。[3]
2018年10月24日,嬌生以每股收購價5900日圓,斥資2300億日圓(20.5億美元)現金收購日本化妝品企業Ci:z Holdings所有在外流通股票,目前嬌生是Ci:z的第二大股東,通過其附屬公司持有19.9%股權
2019年2月14日,嬌生以34億美元現金收購外科手術機器人公司Auris Health。
Remove ads
產品
嬌生集團最廣為人知的為其醫療保健用品,集團旗下擁有多個品牌。
爭議
2018年7月12日,美國密蘇里州法院判決,嬌生必須對22位婦女使用該公司爽身粉而罹患卵巢癌的原告,支付創紀錄的46.9億美元賠償金[4]。
嬌生公司已成為超過6萬起訴訟對象,指控其嬰兒爽身粉會導致卵巢癌,這些訴訟的焦點是,該公司聲稱其以滑石粉為基礎的爽身粉受到了石棉的污染。石棉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常見於滑石粉開採地,世界衛生組織將石棉界定為一級致癌物。2018年12月14日,路透社披露嬌生蓄意隱藏旗下嬰兒爽身粉產品潛藏致癌物石綿達47年,嬌生股價在當日慘跌10.04%,一日之間蒸發逾400億美元,創下16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嬌生則強烈反駁路透社的報道,並宣稱報導是一種「荒謬的陰謀論」[5]。
2019年10月8日,嬌生涉及的產品安全性罰款再創新高,美國賓夕法尼州費城民事訴訟法院裁定,嬌生公司必須向一名服用嬌生出品的一種治療精神障礙的藥物利培酮,導致乳腺發育異常的男子,支付80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也是止2019年,嬌生公司接到的1萬3000多起訴訟中,懲罰金額最高的一項裁決[6]。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