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強羌水越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強羌水越來(又稱姜降戌來)是韓國全羅南道的一種民俗歌舞,韓國第8號重要文化遺產[1]:1450-1452,2009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3]。每逢農曆八月十五秋夕,韓國南海地區的婦女就身著朝鮮服,迎著圓月,手拉手形成一個圓圈,一邊唱強羌水越來歌謠,一邊跳「圓舞」[1]:921-923。強羌水越來表演的時候,由一人領唱,其他人一邊跳「圓舞」,一邊以「強羌水越來」迎合(合唱)。歌謠的節奏一般是由慢變快,舞蹈也隨著歌謠的節奏而變化[1]:1450-1452。

「強羌水越來」的含義不定,有「強寇越海來襲」,「要做好邊防警戒」等多種說法[1]:921-923。據說朝鮮將軍李舜臣在壬辰之亂時期為了迷惑敵軍,曾讓南海地區的朝鮮婦女扮成男人的樣子在玉埋山上轉圈子。敵軍以為李舜臣的水軍重兵埋伏,於是撤退了。勝利後,婦女們手連手唱著強羌水越來歌謠繞圈子紀念此事[1]:1450-1452。戰爭結束後,強羌水越來逐漸演變成南海地區的民俗歌舞,用於節日,特別是中秋佳節的慶典。歌詞內容也因情景的不同而變為以「祝福」、「豐收」、「許願」等為主題[1]:1450-1452。
Remove ads
歌詞譯文
“ | 強羌水越來!玉兔東升,強羌水越來。月光皎潔,強羌水越來。今夜大捷,強羌水越來。等他三日,我也樂意,強羌水越來。等他十天,我也歡快,強羌水越來。做好準備,整裝待發,強羌水越來。跟著郎君,我將出發,強羌水越來。線不離針,我不離他,強羌水越來。遠涉重洋,我也不怕,強羌水越來。
|
” |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