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彼得·柯文尼
学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彼得·柯文尼(1958年10月30日—)是一位物理化學教授、計算機科學名譽教授,以及倫敦大學學院計算科學中心(Centre for Computational Science,簡稱CCS)的主任。他還是阿姆斯特丹大學應用高性能計算的教授、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兼職教授和歐洲科學院院士。[2]
Remove ads
教育
職業生涯
柯文尼在其3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曾在許多世界頂級研究所擔任過職務,包括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倫貝謝和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目前仍在倫敦大學學院、阿姆斯特丹大學和耶魯大學擔任職務,並在英國[3][4]和歐盟的幾個學術委員會擔任委員。
個人生活
柯文尼是西漢姆聯隊的終身支持者。
研究
柯文尼的研究很活躍,且涉獵廣泛,涵蓋了各種學科和領域,包括:計算醫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計算化學和物理學,以及高性能計算,並且在國際科學期刊上發表過400多篇文章。[5]他還領導了多個大型國際項目,最著名的是EPSRC現實網格電子科學試點項目(RealityGrid e-Science Pilot Project)[6]及其擴展項目,還有歐盟FP7虛擬生理人(VPH)卓越網絡(Network of Excellent)。[7]他目前是歐盟執委會和其它機構的多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包括歐盟地平線2020項目「經過驗證的多尺度應用的萬億級計算」(Verified Exascale Computing for Multiscale Applications,簡稱VECMA)[8]和計算生物醫學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in Computational Biomedicine,簡稱CompBioMed2)[9]。柯文尼及其團隊的資助申請先被拒絕了,但之後他們成功挑戰了歐盟,[10]最初的CompBioMed計劃才得以啟動。[11]這導致他與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的埃德·多蒂和羅傑·海菲爾德共同發起了對生物學大數據的批評。[12]
他還多次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能源部,以及歐洲分布式超級計算應用基礎架構和歐洲高級計算合作夥伴(Partnership for Advanced Computing in Europe,簡稱PRACE)[13]的超級計算獎,這使他和他的研究組可以使用幾台P級計算機。
柯文尼還負責英國的協作計算項目指導小組(Collaborative Computational Projects Steering Panel),[14]並在許多會議的程序委員會中任職,最著名的是2002年的自組織諾貝爾研討會(Nobel Symposium)。[15]他是英國政府的電子基礎設施領導委員會(e-Infrastructure Leadership Council)的創始成員,也是英國首相的科學技術委員會在數據、算法和建模方面的醫學研究院提名專家(Medical Academy Nominated Expert),[16]這也促成了位於倫敦的艾倫·圖靈學院的創建。
柯文尼擅長的領域包括:
他的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兩部科普著作的合著者,即《時間之箭》(The Arrow of Time)[18]和《複雜性的前沿》(Frontiers of Complexity),[19]其合著者均為其朋友和長期合作者羅傑·海菲爾德。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