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循環彈窗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循環彈窗事件(日語:アラートループ事件アラートループじけん),是5人被指在BBS寫下惡意程序而被查獲的事件[a][1][2]。此事件又稱「無限彈窗事件無限アラート事件、「兵庫縣警查獲瀏覽器崩潰腳本事件兵庫県警ブラクラ摘発事件[3][4]

涉事程序點擊後,會在屏幕中央持續顯示「關幾次也沒用哦~」文字、顏文字、貓ASCII藝術[5][6]

概要

2019年3月,兵庫縣警​(日語以在BBS寫下惡意程序連結,涉嫌不正指令電磁記錄供用未遂​(日語搜查一名女中學生住所,列為觸法少年​(日語輔導,又搜查兩名男性住所並函送檢方[1][6][5]。3月26日,媒體報道,2018年也有男中學生和男大學生因此被查[2]

3月25日,日本黑客協會開始接受捐款,支援2名男性的律師訴訟費用[3]。次日26日,團體公布共獲得533名支援者捐贈約700萬日元,宣布結束捐款[3][7][8]

同年5月29日,據報道,2名男性已收到理由為緩起訴不起訴處分。本案中無人受害[9][10]

有被查男性稱,檢方認為「若使用特定型號智慧型手機點擊該URL,可能難以關閉窗口,某些情況下還需要維修或請專家處理,與病毒罪成立要件之一『反意圖性』相牴觸。因此,男性行為構成病毒罪」,堅持主張構成不正指令電磁記錄供用罪[9]。對此,負責為2名男性辯護的橫濱Park法律事務所2名律師就緩起訴處分發表聲明批評檢方,稱檢方「『覺得構成犯罪,但這次就先不起訴』,態度敷衍了事」「認為可判有罪,但因個別情況不予起訴,這樣的緩起訴處分,身為法律界一部分的檢察官,社會批評沒有履行職責也情有可原」[11][12]

Remove ads

程序

該程序JavaScript代碼如下[13]

個別環境下可能出現無法關閉標籤頁等問題,運行時需注意[14][15]

for ( ; ; ) {
window.alert(" ∧_∧ ババババ\n( ・ω・)=つ≡つ\n(っ ≡つ=つ\n`/  )\n(ノΠU\n何回閉じても無駄ですよ~ww\nm9(^Д^)プギャー!!")
}

window.alert會顯示一個對話框,包含參數指定的字符串和確定按鈕。按下確定或關閉按鈕可關閉對話框。

該程序為無限循環,故關閉對話框後會再次循環顯示對話框,直至用戶關閉標籤頁本身[b]

由於對話框關閉之前window.alert不會繼續處理,該程序不會影響瀏覽器工作,比起瀏覽器崩潰腳本,更像是玩笑程序

多數PC瀏覽器可通過關閉標籤頁等方法輕鬆終止該程序[c]。現代瀏覽器用戶可通過第一次彈窗警告後顯示的「停止顯示對話框」按鈕終止程序。[13][14][15]

Remove ads

反應

這次事件引發國內外各種反響[16][17][13]

2019年3月5日,Smiley菊池​(日語看到輔導報道[5]後,認為事件是網絡犯罪,發布推文稱「中學一年級少女輕易染指網絡犯罪。估計感覺就像玩遊戲。成年人應怎樣接受這個現實。。。」[18],受到大量批評後又打碼轉載高木浩光​(日語闡述問題所在的推文[19],發推稱「說『Twitter寫了不是犯罪』也沒用。」「全部要自行負責。」[20],遭受更多批評。次日6日發文道歉「現在兵庫縣警和法院正當作案件處理,將來檢方或訴訟承認是冤案時,如果能得到原諒,我會親自去找三人道歉。」[21]後,事態暫時平息[22]。之後,Smiley菊池刪除相關推文[d][24]

3月6日,JavaScript之父布蘭登·艾克發布推文,稱「就算是比Chrome第一版早10年發布的Netscape 4,用戶也可以kill掉循環JavaScript。」「我準備在該案庭審當專家證人。這不是什麼病毒,不應當作犯罪。」[25][26][27]。3月9日,電子前哨基金會(EFF)發推稱,「無限循環不是犯罪。」[28]

3月8日,為抗議警察處理該事件手法,有人在GitHub發起「大家一起被捕吧計劃」,爭取通過編寫發布同類代碼被捕[29][30]。兵庫縣警網絡犯罪對策課接受NETIB-NEWS​(日語採訪時,就計劃評論道「對自己的孩子也能這麼說嗎」[29]

腳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