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MP
2000年发射的重力卫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HAMP衛星(德語: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縮寫:CHAMP),亦稱微型衛星挑戰計劃[3]或挑戰性微型衛星有效載荷[4],是一項由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研發,並與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合作運營的微型衛星地球觀測任務。[5]CHAMP衛星於2000年7月15日從俄羅斯的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升空[6],設計任務時長為五年[7],其科學目標包括高精度地測定地球重力場中長波分量的靜態部分及其時變特徵、對地磁場的時間和空間變化進行估算,以及利用GPS掩星記錄對大氣與電離層環境進行探測[8]。
![]() | |
任務類型 | 地球科學觀測衛星 |
---|---|
運營方 | DLR |
國際衛星標識符 | 2000-039B |
衛星目錄序號 | 26405 |
網站 | www |
任務時長 | 原定5年 實際共運作10年2個月又4天 |
太空飛行器屬性 | |
平台 | Flexbus |
製造方 | Astrium |
發射質量 | 522公斤(1,151磅) |
尺寸 | 長 4.3 公尺, 高 0.75 公尺 底部寬 1.6 公尺 頂部寬 0.4 公尺[1] |
任務開始 | |
發射日期 | 2000年7月15日 12時整 UTC |
運載火箭 | 宇宙3號M型運載火箭 |
發射場 | 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 132/1 |
任務結束 | |
丟棄形式 | 再入大氣層 |
離軌日期 | 2010年9月19日 |
軌道參數 | |
參照系 | 地心軌道 |
軌域 | 低地球軌道 |
半長軸 | 6,823.287公里(4,239.794英里) |
離心率 | 0.0007115 |
傾角 | 87.18° |
週期 | 93.55 分 |
升交點黃經 | 124.21° |
近地點幅角 | 277.62° |
曆元 | 2451741.0 JD 2000-07-15 12:00:00 UTC[2] |
CHAMP衛星是世界上首個成功應用衛星跟蹤衛星(SST)技術的衛星任務,亦是第一個真正以重力場研究作為目的的衛星任務。[9]:250CHAMP衛星的跟蹤模式為「高低衛星跟蹤」,即通過星載的GPS接收機接收GPS信號來實現對自身軌道的連續確定。[10]得益於其特殊的軌道設計(近圓形、低軌和長周期)與跟蹤模式,CHAMP衛星使人類首次能在低軌平台上連續不間斷地獲取地球重力場的信息,通過其建立的地球重力場模型的精度比以往提高了兩個數量級。[11]
在運行58277圈之後,CHAMP衛星於2010年9月19日以再入大氣層的方式結束任務,實際運行時長達到了設計任務時長的兩倍。[12]
設備系統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20年6月) |
- GPS接收機
- 靜電懸浮加速度計
- 恆星敏感器
數據產品
![]()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20年6月) |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