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微軟亞洲研究院

位於中國北京的微軟研究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微软亚洲研究院
Remove ads

微軟亞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是微軟公司在亞太地區設立的研究機構,成立於1998年,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丹稜街5號微軟大廈2號樓12層至14層。它是微軟研究院之一,也是微軟在美國本土之外規模最大的研究院,同時也是微軟亞洲的第一個研究院。2004年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3]

快速預覽 微軟亞洲研究院, 成立時間 ...

經過多年的發展,微軟亞洲研究院擁有超過200名全職研究員、工程師與超過300名訪問學者與實習生[4]

Remove ads

管理團隊

  • 院長:
  • 常務副院長:
    • 張亞勤(–2000年8月)
    • 洪小文(–2007年10月)
    • 郭百寧博士
  • 副院長:
    • 張亞勤(1999年1月–2000年8月)
    • 洪小文(2004–2007年10月)
    • 劉鐵岩博士、潘天佑博士、田江森博士、張冬梅博士、張益肇博士、周禮棟博士、周明博士

科研

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自然使用者介面、智慧型多媒體、人工智慧、雲和邊緣計算、巨量資料與知識挖掘、電腦科學基礎等領域的研究,致力於推動整個電腦科學領域的前沿發展,將最新研究成果快速轉化到微軟的關鍵產品中,著眼下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究和孵化。[5]

成果

目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的論文已經超過4000篇。每年都有數十項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誕生的創新技術轉移到了微軟產品中,包括:Office、Windows、Azure、Bing、Visual Studio、Xbox Kinect、Windows Phone等,以及近年來以微軟小冰、Cortana、Skype Translator等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產品。

高校與合作

微軟亞洲研究院內設學術合作部通過多種形式的專案和活動,幫助提升亞太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資訊學技術學科基礎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品質。 為亞太地區資訊工業整體實力尤其是人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與中國高等學校合作的歷程中,「長城計劃」的簽署、實施是重要的歷程碑事件。200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微軟公司簽署了《教育部與微軟公司合作備忘錄》,共同啟動了旨在幫助提升中國高校電腦基礎研究水平和人才 培養品質的「長城計劃」。作為「長城計劃」的具體實施單位,微軟亞洲研究院與國內多所高校開展了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合作專案。此後,雙方分別於2005年 10月、2008年11月、2011年10月和2015年4月,四次續簽了合作備忘錄,共同開展了「長城計劃」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和第五期的合作。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援和各高校 的積極參與配合下,「長城計劃」得以順利實施並取得良好的效果。微軟亞洲研究院圍繞人才培養、科研合作、課程建設及學術交流四條主線,深化與國內高校、科 研機構的合作,積極為提升中國電腦基礎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微軟亞洲研究院的聯合實驗室與以下大學展開合作:浙江大學視覺感知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童欣),清華大學媒體與網路技術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周明),哈爾濱工業大學語言語音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微軟負責人:林欽佑),香港科學技術大學資訊科技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微軟聯合實驗室主任:劉鐵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多媒體計算與通訊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謝幸)等[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