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信學校

香港小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信學校map
Remove ads

德信學校(英語:Tak Sun School)是一所香港著名的天主教全日制男子小學,位於油尖旺區柯士甸道103號,於1930年由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創辦,並於1993年將辦學權轉交予東亞教育促進會主業會相關團體)辦理[1][2][3][4]。德信學校自復校後曾命名為「德信中英文學校」(Tak Sun Anglo-Chinese School)。後來統一稱呼為「德信學校」。

快速預覽 德信學校 Tak Sun School, 地址 ...
快速預覽 德信學校 - 聖家小堂, 地址 ...
Thumb
德信幼稚園,德成街的入口。
Remove ads

辦學宗旨

給予學生以基督為中心及以福音為基礎的教育,學校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為主要目標,建立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及世界觀,成為秉承基督精神的君子,擁有國際視野的全人。

校政管理

歷任校監

  • 1930年至1941年:St.George 修女
  • 1941年至1948年:Mary Philip 修女
  • 1948年至1951年:Liguori 修女
  • 1951年至1959年:Oile Malboeuf 修女
  • 1959年至1962年:Therese Guenette 修女
  • 1962年至1967年:Evelyn Martin 修女
  • 1967年至1970年:Denyse Belanger 修女
  • 1970年至1972年:Oile Malboeuf 修女
  • 1972年至1977年:Clara Leblanc 修女
  • 1977年至1982年:馬迪賢 修女
  • 1982年3月至7月:Nicole Beaulieu 修女
  • 1982年至1993年:康鳳蓮 修女
  • 1993年至2014年:李斌生 神父[5]
  • 2014年至2017年:陳永健 先生
  • 2017年至今:何炳德 博士

歷任校長

全日制(早期)
  • 1930年至1941年:St.George 修女
  • 1941年至1948年:Mary Philip 修女
上午校
  • 1948年至1951年:Liguori 修女
  • 1951年至1959年:Oile Malboeuf 修女
  • 1959年至1962年:Therese Guenette 修女
  • 1962年至1967年:Evelyn Martin 修女
  • 1968年至1978年:黃國輝 先生[5]
  • 1978年至1980年:馬迪賢 修女
  • 1980年至1983年:陳華真 女士
  • 1983年至2003年:黃國輝 先生
  • 2003年至2006年:梁銀碧 女士
下午校
  • 1948年至1978年:陳麗潔 女士
  • 1978年至1983年:黃國輝 先生
  • 1983年至1990年:康鳳蓮 修女
  • 1990年至2003年:梁銀碧 女士[5]
  • 2003年至2005年:文志欽 先生
  • 2005年至2006年:丁智偉 先生
全日制
  • 2006年至2007年:梁錦蓮 女士
  • 2007年至2013年:梁銀碧 女士
  • 2013年至2021年6月15日:郭超群 先生
  • 2021年至2022年:李美鶯 女士(署任)
  • 2022年至今:李英超 先生
Remove ads

學校歷史

辦學團體

在信奉耶穌的教會,聖經中有格林多前書13章13節提到:信、望、愛(Faith, Hope, Love),加拿大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當初把三間學校分別命名為:德信、德望、德愛。

德信學校(小學暨幼稚園)是由該修會於1930年所創辦。其後修會在1950年代及1970年代分別創辦德望學校德愛中學。而該修會於1993年將德信學校轉交予東亞教育促進會主業會相關團體)管理。而東亞教育促進會於1997年創立德信書院(預科班),於2000年改稱德信中學,並遷入沙田馬鞍山的永久校舍。 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於1970年創辦的姐妹校德愛中學亦原定於大約2013年起交由東亞教育促進會接辦,但最終未有成事。

創校歷程

  • 1930年,加拿大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的修女創辦了德信學校[6],最初校址在旺角砵蘭街,收了30多位男、女學生,是一所私立英文小學。同年12月,學生人數增加至400人,校址遂遷至深水埗大埔道,而舊址已經轉為特殊學校路德會救主學校
  • 1941年,香港日軍侵佔,加拿大修女被驅逐出境,德信學校被迫停辦。
  •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重返香港辦學,購得尖沙嘴柯士甸道103號一座大樓來改建小學,亦即是現時校址。此大樓前身為九龍華仁書院校址。
  • 1947年9月學校正式復課,並改為只收男生,而女生則轉讀尖沙咀嘉諾撒聖瑪利學校
  • 1953年11月30日時任港督葛量洪爵士夫人參觀此校。其後學生人數已增至790人,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決定拆去舊大樓,
  • 1955年舊大樓拆去,改建成一座三層高校舍。由白英奇主教為新校舍主持奠基儀式,1956年啟用[7]
  • 1970年香港政府於推行免費教育,德信學校亦由私立小學,轉為政府資助小學。
  • 1993年,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將辦學權轉交予東亞教育促進會[8]東亞教育促進會於同年9月1日正式接管德信學校,由聖十字及主業監督團司鐸李斌生神父出任校監。
  • 1994年德信學校聖家小堂竣工。
  • 1997年在舊翼三至四樓創立德信書院(預科班),2000年改稱德信中學,並且遷入馬鞍山。
  • 1998年學校加建一座四層的新翼大樓,於2000年落成,由陳日君主教主持祝聖儀式。
  • 2008年正式轉為一所全日制小學[9]
Remove ads

爭議事件

2021年6月,德信學校校長郭超群被停職。廉政公署隨後證實於6月12日拘捕一名政府資助小學校長(後證實為郭超群)及勤舍學習中心負責人,二人涉嫌貪污洩露校內考試試卷。[10]

2023年4月,廉署正式起訴郭超群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指控其隱瞞在勤舍學習中心的財務利益。調查發現郭於2017年向母親借款42萬元成立該補習社,並在2019-2021年間多次提前洩露德信學校考試題目給補習社董事彭詠嫺。[11]

2025年4月,區域法院裁定郭超群與彭詠嫺罪名成立。證據顯示:

  • 郭未申報補習社財務利益
  • WhatsApp記錄證實郭傳送11份試題給彭
  • 兩人關係密切(共同旅遊、互有對方家門鑰匙等)
  • 補習社教材與學校試題高度相似

法官批評郭超群違反校長職責,令教育界蒙羞。案件押後至7月10日判刑。[12]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