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意志意識形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意志意識形態
Remove ads

德意志意識形態》(德語:Die deutsche Ideologie)是一部哲學著作。是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於1845年秋至1846年5月[1]:17。著作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沒有出版,以手稿保存,沒有總標題[1]:17。於1932年在莫斯科出版。在1847年,《德意志意識形態》的部分內容在《威斯特伐里亞汽船》雜誌8月和9月號發表過。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Thumb
手稿的第一頁(馬克思寫的部分)。

寫作背景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誌意識形態》之前,馬克思恩格斯曾經多次批判過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哲學,對費爾巴哈的哲學也進行過批評和保留,但總的來説,是對費爾巴哈做了過高的評價。在1844年《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還稱讚費爾巴哈的《未來哲學原理》和《基督教的本質》等著作是「給社會主義提供哲學基礎」;直到《家族》一書中,也還存在「對費爾巴哈的迷信」和「熱烈的讚揚」。而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誌意識形態》中,費爾巴哈則成了馬克思的批判對象。馬克思公開樹立起「新唯物主義」的旗幟,同一切舊哲學,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馬克思説:「把我們從前的哲學信仰清算一下」,其中就包括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影響。[2]

簡介

內容闡述作者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批判分析當代的費爾巴哈鮑威爾施蒂納唯心主義歷史觀[3]:31-35,批判民主社會主義德國社會主義的各樣代表哲學觀點,表達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3]:40-6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