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
歷史上東德的最高行政機關(內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德語:Ministerrat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是東德在1950年11月至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期間的最高行政機關。最初成立時僅有18名成員,1989年增至44人。首腦是部長會議主席,相當於總理的職務。


根據《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部長會議代表了東德政府,但實際上該機構多聽命於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東德領導人)。
部長會議主席
組織機構
- 國防部(1990年更名為裁軍及國防部)
- 外交部
- 國家安全部(史塔西,1989年更名為國家安全署,1990年裁撤)
- 內務部
- 財政部
- 交通部
- 郵政電信部
- 文化部
- 國家教育部(1989年更名為教育及青年部)
- 高等及技術教育部
- 科學技術部
- 衛生部
- 環境保護及水處理部
- 司法部
- 工人及農民檢查部
- 國家計劃委員會
- 出版辦公室
- 採礦、冶金、鉀肥製造部
- 電子技術及電子產品部
- 煤炭及能源部
- 化學工業部
- 基礎工業部
- 玻璃及陶瓷工業部
- 儲藏管理部
- 工具及生產設備製造部
- 交通工具、機械及農機製造總部
- 重型機械建築設備製造部
- 土地、森林及食品加工工業部
- 照明工業部
- 區級工業及食品生產部
- 貿易及供給部
- 經濟部(1989年新增)
- 旅遊部(1989年新增)
- 勞動及薪資部(1989年新增)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