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勝門內大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胜门内大街map
Remove ads

39.94402°N 116.37338°E / 39.94402; 116.37338

快速預覽 德胜门内大街 DESHENGMENNEI DAJIE, 類型 ...

德勝門內大街是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東北部的大街,因位於北京內城德勝門內而得名。

簡介

德勝門內大街北起德勝門立交橋,南到地安門西大街,是位於後海積水潭(西海)之間的大街。元朝的積水潭較明朝的什剎海水域面積更大,水面連為一體。鳳池坊、析津坊隔海相望。明朝洪武初年,修築北京內城北城牆,積水潭的北部水域被隔於城牆外。明朝中葉以後,由於上游水源減少,水位下降,西海與後海逐步分開,之間僅存一條很細的河道。因水位變化及交通需要,在該河道處興建了德勝橋,從而連通了南北兩岸,形成了如今的德勝門內大街。[1]

該大街明朝稱「德勝門街」。清朝分為兩段,北段仍稱「德勝門街」;南段(護國寺街以南)稱「長橋街」,中華民國時期改稱「廠橋」。北平和平解放後,兩段合併,稱「德勝門大街」。 1965年,將東羊圈、馬家大院、魏家大院併入,統稱「德勝門內大街」。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易名為「人民公社路」,後廢,仍稱「德勝門內大街」。[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