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忽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忽里(蒙古語:Quli,13世紀?—1258年?),是金帳汗國(朮赤兀魯思)的王族成員,朮赤之孫、斡兒答兀魯思(白帳汗國)建立者斡兒答的次子(一說第五子)。他曾代表斡兒答兀魯思(朮赤兀魯思左翼)加入旭烈兀的西亞遠征軍,獲封亞美尼亞地區領地,但後來旭烈兀沒收了忽里家族的權益[1]。
生平
1251年,在朮赤兀魯思首領拔都的支持下,拖雷家族的蒙哥成為蒙古帝國第四任大汗。隨後,蒙哥決定派遣以次弟忽必烈為總帥的出征東亞的南宋和大理國,以三弟旭烈兀為總帥的出征西亞的阿拉伯帝國。此時,忽里與代表朮赤兀魯思右翼的禿塔兒(朮赤子辛忽兒之子)、中央兀魯思的不勒合(朮赤子昔班之子)一同加入旭烈兀的遠征軍,他自己代表左翼兀魯思(斡兒答兀魯思)。在旭烈兀指揮下,忽里率軍從花剌子模進軍至德赫斯坦、馬贊德蘭地區,並因戰功獲封亞美尼亞作為領地[2]。
1259年蒙哥突然去世後,旭烈兀遠征軍的局勢驟變。旭烈兀得知蒙哥死訊及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爭奪戰爆發後,決定在伊朗自立,以亞塞拜然為根據地。但蒙古征服地本是諸王共享的「投下領」,旭烈兀的自立被視為對伊朗土地的非法侵占,尤其因覬覦亞塞拜然優質草原,與朮赤兀魯思的矛盾徹底激化。
據《集史·朮赤汗紀》記載,伊斯蘭曆654年(1256-1257年),旭烈兀以「不勒合密謀反叛並施行巫術」為由將其逮捕,在徵得拔都之弟、朮赤兀魯思(金帳汗國)首領別兒哥同意後,按蒙古札撒將其處決,隨後禿塔兒、忽里也相繼失勢[1][2]。由於《史集》由旭烈兀後裔合贊汗主持編纂,內容傾向於合理化旭烈兀的行為,且與「旭烈兀汗紀」的記載存在細節矛盾。亞美尼亞史料則稱「忽里在巴格達攻陷前已去世,隨後不勒合與禿塔兒被按札撒處決,繼承忽里地位的明罕被囚禁」。
旭烈兀占據亞塞拜然並接連處決朮赤家族成員的行為激怒了整個朮赤兀魯思,右翼首領那海被派往亞塞拜然討伐旭烈兀。儘管那海未能將旭烈兀逐出亞塞拜然,但朮赤兀魯思與旭烈兀兀魯思在此地的對立長期延續[2]。
Remove ads
子孫
《集史·朮赤汗紀》第一部記載,忽里有三位重要的可敦:出自弘吉剌部的捏的斤(Nendiken)、合達罕(Qadagan),以及在西亞遠征中病逝的闊克帖尼(Kökteni)。忽里有五個兒子:禿篾干(Tümken)、禿蠻(Tümen)、明罕(Mingγan)、阿牙赤(Ayači)、木速蠻(Musulman),其中禿蠻為捏的斤所生,木速蠻為合達罕所生[1]。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