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急診室的春天 (美國電視劇)
美國電視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急診室的春天》(英語:ER)是一個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放的醫療主題電視劇系列。該片基於小說家麥可·克萊頓的創作,故事透過伊利諾州芝加哥市庫克縣縣綜合醫院這家虛構醫院的急診室裡外所發生的種種故事,展現出美國社會八方面相。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8月27日) |
1994年9月19日首播,2009年4月2日播出了第15季最後一集、也是整個系列的最後一集。15季間共播出331集,成為美國電視史上最長壽的黃金時段醫療電視劇。本劇獲得23項艾美獎獎項,其中包括1996年傑出電視劇獎(Outstanding Drama Series),並總共獲124次艾美獎提名,為劇集類節目中獲提名最多者[1]。
Remove ads
歷史與製作
故事源於1974年,作家麥可·克萊頓根據他在一家繁忙的醫院急診室裡擔任住院醫生的個人經歷,寫了一個劇本 [2]。可是這個劇本沒有獲得注意,克萊頓便轉向其他題材發展。1990年,他發表了小說《侏羅紀公園》,三年後與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合作將小說改拍為電影[3]。完成後二人便著手製作《急診室的春天》,並打算將他拍成一集兩小時的電視劇試播集,而非正規電影[4]。
史匹柏的Amblin Entertainment公司任用約翰·韋爾斯為劇集的執行監製。用來拍攝該試播集的劇本與克萊頓於1974的原版大致相同,最大的更改是將蘇珊‧路易絲的角色改為女性、班彼特的角色改為非裔美國人,而試播集本身縮短了約20分鐘,以遷就網路電視兩小時(包含廣告)的播映時間[5]。
由於缺乏時間和資金,因此試拍集是在洛杉磯前琳達維斯塔社區醫院的舊址裡實地拍攝,該醫院於1990年已經停止運營[6]。其後,製造組在華納兄弟位於加州柏本克的製片廠裡搭建了參照洛杉磯郡綜合醫院急診室的佈景;另外由於故事發生於芝加哥,所以亦經常於芝加哥市內取景,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地鐵車站月台[7]。
Remove ads
主要演員與角色表
註:本篇內的角色香港譯名出自香港無綫電視(TVB)的版本。
^1 此統計包含演員以主角、客串或無名身份演出的集數。以下附註列舉了演員脫離固定班底後再次以主角身份演出的情況。
^2 安東尼·愛德華於第179集(第8季第22集,當季最後一集)以主角身份演出,但他其實並沒有在該集中出現,而飾演的馬克·格林亦已於前一集因腦癌逝世。另外,他也在第316集(第15季第7集)以主角身份演出,這集是馬克·格林的回顧集,他以多次回憶片段的方式出現其中[8]。
^3 喬治·克隆尼於第328集(第15季第19集)以主角身份演出,他飾演的道格·羅斯當時是一位末期器官捐贈者的主診醫生。
^4 雪莉·斯蒂琳費爾德於第331集(第15季第22集,全系列最後一集)以主角身份演出,她飾演的蘇珊‧路易絲出席了約書亞·卡特中心(約翰·卡特資助成立的醫療中心)的開幕儀式。
^5 諾亞·懷利於第325集(第15季第16集)起以主角身份演出五集,他此前亦於第12季的時候以客串身份演出過四集[9]。
^6 艾瑞克·拉·塞里於第172集(第8季第15集)以主角身份演出,他飾演的班彼特短暫地與阿莉克絲·金斯頓所飾演的伊麗莎白·柯戴一同出現;第178集(第8季第21集),班彼特出席了馬克·格林的葬禮;第328集(第15季第19集),班彼特協助約翰·卡特的腎臟移植手術;第331集,班彼特出席了約書亞·卡特中心的開幕儀式。
^7 茱莉安娜·瑪格里斯於第328集(第15季第19集)以主角身份演出,她飾演的卡洛·海瑟威協調一位器官捐贈者的器官移植。
^8 羅拉·伊妮斯和阿莉克絲·金斯頓均於第331集(第15季第22集,全系列最後一集)以主角身份演出,她們的角色出席了約書亞·卡特中心的開幕儀式。
^9 高蘭·維斯耶克於第295集(第14季第5集)起以主角身份演出八集。
^10 麥可·米雪兒於第178集(第8季第21集)以主角身份演出,她的角色克莉奧·芬奇出席了馬克·格林的葬禮。
Remove ads
全名約翰·杜魯門·卡特三世(John Truman Carter III),其他角色多稱呼他為「卡特」,以醫科三年級生的身份首次出現在試播集《24小時》,首天出診便被血肉模糊的傷口嚇到當場嘔吐,還要總住院醫生馬克·格林安慰。約翰本為名門之後,但與家人關係疏離,只有跟祖母較親密,而祖母正是庫克縣縣綜合醫院的贊助者。後來也由於祖母更改遺囑,指定約翰(而非約翰的父親)為家族基金會的主席,約翰把基金會由本來支持芝加哥的藝術項目改為贊助公共醫療項目。
約翰·卡特加入庫克縣縣綜合醫院時還是醫科生(1994–96),師從班彼特。他對待病患認真誠懇,本來打算專攻手術,後來卻不顧班彼特的反對而改從急診醫學,並為此甘願無償工作,這對資源緊拙、無法負擔額外人手的庫克縣縣綜合醫院來說當然來者不拒。他由實習醫生(1996–98)、住院醫生(1998–2001)、總住院醫生(2001–02)一直晉升為離開醫院前的主診醫生(2002–05),於最後一季(2009)回歸時仍然出任同一職位。
Remove ads
全名道格拉斯·羅斯(Douglas "Doug" Ross),成長於單親家庭,父親在離家前一直對他和母親進行家暴,僅由母親一手養育。他曾提及自己有一名兒子,但沒見過面,連名字也不清楚。雖然他的私生活亂糟糟(試播集的第一幕,正是他值班前喝醉酒而提早回到醫院接受馬克·格林的治療),在急診室裡卻是一位熱血可靠的急診兒科醫生。他一心為病患著想,有時甚至為此不惜犯禁,而讓自己或者上司陷入麻煩。第二季他因不服醫院委員會而差點被解僱,但因為他英勇拯救一位在暴雨中被困下水道的男孩,過程經當地電視台直播而讓他一時間成為傳媒英雄,才能保住醫席。
道格·羅斯是典型的花花公子,跟很多女人有過關係,直至一次跟一位患有癲癇的女性一夜情後,她癲癇發作並在急診室搶救無效死亡,雖然與他無關但他仍然深感震驚,並因此有一段時間不再跟人交往,直至與卡洛·海瑟威復合。他曾晉升至急診兒科主診醫生,第五季時,他因不忍看見一位母親的兒子受末期病症煎熬,告訴那位母親如何規避病患自控式止痛(簡稱PCA)系統的氫嗎啡酮(hydromorphone)注射限制,讓她可以為兒子注射致死劑量的止痛藥。道格被免職並面對刑事檢控,幸得一位遺傳部主管朋友為他挺身而出,才能再次倖免,可是這次道格決定辭職並離開醫院。道格這個角色至此正式退出,僅在第六季最後一集和最後一季第19集再次出現,前者講述懷有道格·羅斯孩子的卡洛·海瑟威離開醫院到西雅圖跟道格團聚;後者講述道格·羅斯跟卡洛·海瑟威在西雅圖為病人進行器官移植手術,而其中捐出的腎臟的受益者正正就是他們的前同事—約翰·卡特(儘管他們二人並不知情)。
Remove ads
於第一季已亮相。一個才幹卓越之女醫生,由於個性耿直且剛烈,經常與上司起衝突,尤其在手術問題上。
一次高級醫生Jack Kayson博士向蘇珊其中一位病人出診時,由於對該病人之病情程度判斷出錯,與蘇珊起爭執,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在醫務聆訊會中,Jack Kayson試圖將責任歸咎於蘇珊。但是聆訊會最後判蘇珊勝訴,並譴責Jack Kayson。不久Jack Kayson心臟病發。經過建議,Jack Kayson只好選擇蘇珊的無創治療方式。手術後,Jack Kayson向蘇珊表示情意,但蘇珊尷尬地拒絕了。
個人生活上蘇珊相對一團糟。在第1季中,她本人曾與精神科醫生Div Cvetic短暫往來,豈料Div Cvetic私下透過約會服務與另一女子結婚。
家庭上蘇珊不但與父母關係平平,最大困擾是她姐姐Chloe。Chloe長期酗酒、吸毒,男友亦多不勝數。最終Chloe有了一個女嬰。她以蘇珊的名字命名為Susan(小蘇西)。到第2季,Chloe再因酗酒、吸毒問題,甚至放棄了撫養小蘇西。
Remove ads
收視率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