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恩斯特·斯他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恩斯特·斯他林
Remove ads

恩斯特·亨利·斯他林 (英語:Ernest Henry Starling;1866年4月17日—1927年5月2日,或譯為歐內斯特·斯塔林) 英國生理學家內分泌生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消化生理學家和循環生理學家[1]。從事生理學研究期間,他提出了很多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快速預覽 恩斯特·斯他林, 出生 ...

生平

恩斯特·斯他林於1882年16歲時成為了倫敦蓋伊醫院的一名醫學生。他的工作很出色,並有望成為一名哈里街的醫師。但是他被醫學的基礎-生理學所吸引。在海德堡的威廉·庫恩的實驗室里,他整個假期在研究淋巴的形成機制。雖然當時在英國還沒有生理學家的職位,並且蓋伊醫院沒有生理實驗室,但他確信自己能以此為職業。1893年至1897年之間,他發表了9篇關於淋巴和毛細血管功能的論文。他發現,毛細血管壁上存在兩種相反的力,水向外移動和向內運動所需的流體壓力(源自心臟的收縮),和毛細血管內血漿蛋白的產生的滲透壓的壓力的平衡[2]。 如果不了解這些作用力之間的關係,醫生將無法理解諸如水腫一類的根本原因[3]。1899年,在英國皇家科學協會確認貢獻後,他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4]

貢獻

生理學方面,斯他林做出了四項重要的貢獻:提出斯他林方程;發現促胰液素並命名荷爾蒙;研究心臟代償機制,提出法蘭克-史達林機制;腎臟的觀察研究,發現包括了抗利尿激素的存在證據[5]

斯塔林方程

在毛細血管中,水因為流體壓強透過毛細血管壁上的孔排出,並被血漿蛋白的滲透壓驅動。斯他林研究這兩種力平衡時的狀態並提出了斯他林方程

促胰液素

早在19世紀就有胰腺的研究,但當時學術界普遍認為胰液分泌機制是因為胃裡的鹽酸刺激了小腸的神經,將興奮傳導給了胰腺,從而使胰液分泌。但在法國生理學家沃泰默的實驗中,沃泰默切除小腸的神經,向小腸注射鹽酸,胰液卻仍舊能生成,沃泰默卻認為原因是促胰液的分泌過程是一個頑固的神經反射。斯他林和他的學生威廉·貝利斯閱讀了沃泰默的論文後,作出大膽的假設,認為胰液的生成不是因為神經反射,而是因為化學調節[6]。即在鹽酸作用下,小腸黏膜可能產生了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進入血液後,隨血流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為了驗證這一假說,他們把狗的一段小腸剪下,刮下黏膜,將黏膜與稀鹽酸混合加沙子磨碎製成提取液,然後將提取液注射到一條狗的靜脈中,發現能促進胰腺分泌胰液,從而證明了他們的假說是正確的。他們把這種小腸黏膜分泌的化學物質稱為促胰液素。[7] 他第一個建議使用「荷爾蒙(英語:hormone)」這個詞來代表這類由身體一部分產生而可以影響遙遠的其他部分的化合物[8]

Remove ads

醫學教育

斯他林也同樣重視醫學教育。他發現當時醫學研究背後的科學原理相當匱乏。因此1910年他深入參與了皇家委員會的組建,並決定改善醫學教育。該委員會的成果之一是在倫敦教學醫院中建立了醫療部門,現在,在每個大型醫療機構中,實驗室研究的臨床實踐都理所當然地被視作教學中一部分。斯他林和威廉·奧斯勒為委員會提供了有關臨床實踐在教學中的必要性的重要意見 [9]。他還撰寫了一本英語生理學教科書,該教科書後來經歷了20次再版。[10]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