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義大利共和黨
意大利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義大利共和黨(義大利語:Partito Repubblicano Italiano,簡稱:PRI)是義大利的一個自由主義和社會自由主義政黨。共和黨成立於1895年,是義大利現存最古老的政黨。
![]() |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3年1月23日) |
該黨於1946年至1994年長期與是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合作,反對義大利共產黨,並主張義大利社會黨應與天民黨組建聯合政府,該黨成員曾於1981年至1982年出任總理。1994年貝盧斯科尼從政後影響力大減。
Remove ads
歷史
共和黨起源於19世紀的義大利統一運動,更具體地說是義大利統一三傑、民主共和主義的代表人物朱塞佩·馬志尼、卡洛·卡塔內奧和卡洛·皮薩卡內。他們反對所謂的義大利王國,這意味著通過戰爭征服其餘的義大利城邦。1871年馬志尼成立了社會工人兄弟會,然而第二年由於馬志尼的死去世,共和黨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他們的權力基礎僅限於羅馬翁布里亞、馬爾凱、托斯卡納海濱和拉齊奧。
1880年大選之際,共和黨人選擇棄權和放棄參與。當時他們的隊伍中既包括中產階級的成員,如喬瓦尼·博維奧(Giovanni Bovio)、阿坎格洛·吉斯萊里(Arcangelo Ghisleri)和納波萊昂內·科拉詹尼(Napoleone Colajanni),也有工人階級,如瓦倫蒂諾·阿米羅蒂(Valentino Armirotti)。共和黨正式成立於1895年。在19世紀末,共和黨與社會黨(PSI)和激進黨結成聯盟,參與管理的大型城市包括米蘭、佛羅倫斯和羅馬。
1920年代國家法西斯黨的崛起造成義大利左翼政黨的崩潰,包括共和黨、共產黨及社會黨等左翼政黨於1926年被法西斯政權聯締解散。該黨的眾多成員被逮捕、關押或被流放,許多黨員轉入地下進行反法西斯運動,還參加了西班牙內戰。1943年為反抗德國占領義大利,共和黨參加了民族解放委員會(Comitati di Liberazione Nazionale,CLN),但並沒有參與到其中,因為他們不願意與曾經支持法西斯主義的興起的義大利君主主義者打交道。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下久,義大利廢除君主制,建立第一共和國,共和黨參與義大利制憲會議的選舉(1946年),獲得4.4%的選票。1947年後起多次參與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執政領導下的聯合政府,後來支持社會黨加入聯合政府,並反對義大利共產黨。1981年起組建五黨聯合政府,直至1982年12月,共和黨人連任兩屆政府總理,打破了由天民黨長期壟斷總理職位的局面。
1984年共和黨「三十五大」決定對內同義大利共產黨對話,努力實現振興道德、改革體制和復興經濟三大目標,執行不同於天主教民主黨和社會黨的中間路線;對外堅持大西洋主義和歐洲聯合,贊成東西方緩和與對話。
1992年大選,共和黨贏得了4.4%的選票(比1987年+0.7%),在南方的選票增加。
1994年第二共和後,隨著貝盧斯科尼領導的義大利力量黨崛起,共和黨影響力下降。
200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共和黨在卡拉布里亞贏得了3.8%的選票,[12]在2008年墨西拿的省級選舉中獲得了令人驚訝的9.4%選票,[13]。
2011年地方選舉中,共和黨幾乎穩定在拉文納省及其省會(分別為3.1和5.1%)和在雷焦卡拉布里亞及其省會(3.1和4.1%),但在那不勒斯有所上升(1.5%)。[14]在2012年布林迪西的地方選舉中,共和黨贏得6.5%選票。[15]
Remove ads
領導人
書記:
- 蘭多爾夫·帕恰爾迪 (1945–1949),
- 奧隆佐·雷亞萊 (1949–1964), *
- 奧多·比亞西尼 / 克勞迪奧·薩爾莫尼 / 埃曼努埃萊·特拉納 (1964–1965),
- 烏戈·拉馬爾法 (1965–1975),
- 奧多·比亞西尼 (1975–1979),
- 喬瓦尼·斯帕多利尼 (1979–1987),
- 喬治奧·拉馬爾法 (1987–1993),
- 喬治奧·博吉 (1993–1994),
- 喬治奧·拉馬爾法 (1994–2001),
- 弗朗切斯科·努卡拉 (2001–至今)
主席:
- 奧隆佐·雷亞萊 (1965–1975),
- 烏戈·拉馬爾法 (1975–1979),
- 布魯諾·維森蒂尼 (1979–1992),
- 古列爾莫·內格里 (1995–2000),
- 喬治奧·拉馬爾法 (2001–2006)
議會黨團領袖:
- 蘭多爾夫·帕恰爾迪 (1946–1947),
- 西普里亞諾·法奇內蒂 (1947),
- 西諾·馬克雷利 (1947–1948),
- 未知 (1948–1953),
- 西諾·馬克雷利 (1953–1962),
- 奧隆佐·雷亞萊 (1962–1963),
- 烏戈·拉馬爾法 (1963–1973),
- 奧隆佐·雷亞萊 (1973–1974),
- 奧多·比亞西尼 (1974–1979),
- 奧斯卡·馬米 (1979–1981),
- 阿多爾夫·巴塔利亞 (1981–1987),
- 安東尼奧·德爾佩尼諾 (1987–1993),
- 朱塞佩·加拉索 (1993),
- 阿爾弗雷多·比安奇尼 (1993–1994),
- 盧西亞納·斯巴巴蒂 (1994–2001),
- 喬治奧·拉馬爾法 (2001–2006),
- 弗朗切斯科·努卡拉 (2006–)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