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獨立戰爭(愛沙尼亞語:Vabadussõda)是愛沙尼亞軍隊及其盟友(主要是白軍、拉脫維亞軍隊和英國軍隊)和蘇俄軍隊之間的一場戰爭。戰爭進行於1918年至1920年期間。愛沙尼亞獨立戰爭的結果是愛沙尼亞和蘇俄簽訂塔爾圖和約,愛沙尼亞取得獨立。
快速預覽 愛沙尼亞獨立戰爭, 日期 ...
愛沙尼亞獨立戰爭 |
---|
俄國內戰的一部分 |
 |
日期 | 1918年11月28日 – 1920年2月2日 (1年2個月又5天) |
---|
地點 | |
---|
結果 |
愛沙尼亞勝利 |
---|
領土變更 |
愛沙尼亞獨立 維澤梅被立陶宛共和國佔領 |
---|
|
參戰方 |
---|
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
英國
俄國白軍 芬蘭人、波羅的海德意志人、丹麥人、瑞典人志願者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蘇維埃愛沙尼亞
蘇維埃拉脫維亞 |
波羅的海防衛軍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約翰·拉伊多內 |
約阿基姆·瓦采季斯 |
呂迪格·馮·德·戈爾茨 |
兵力 |
---|
1919年1月7日: 4,450[2]
- 2,000 Finnish volunteers + respective number of Finnish officers,[3]
- Baltic Battalion
-
Bibikov squadron, 25 assault guns, 128 machine guns, 4 armoured trains
-
6th Light Cruiser Squadron of the Royal Navy[2]
1919年5月: 86,000
-
Northern Corps (2,750)
-
North Latvian Brigade (1,500)
- Baltic Battalion
-
Ingrian Battalion
- Swedish/Danish volunteer companies[4]
-
1st Light Cruiser Squadron
|
5,750–7,250[2] 26 assault guns 3輛裝甲車 1 armoured train 141 machine guns[2] (7 January 1919年1月7日) 80,000[4] (1919年5月) |
June 1919: 20,000[4] |
傷亡與損失 |
---|
3,588 killed[5][6] 15,000 injured[4] |
unknown 10,000人被俘 |
400 killed 1,500人受傷[7]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