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愛沙尼亞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愛沙尼亞號
Remove ads

愛沙尼亞號(MS Estonia)是一艘愛沙尼亞客輪。1994年9月28日,愛沙尼亞號在芬蘭西南部波羅的海海域沉沒,造成852人死亡,這是歐洲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海難事故。

快速預覽 日期, 地點 ...
快速預覽 歷史, 技術數據 ...
Remove ads

船隻資料

愛沙尼亞號於1980年完工,是當時較為現代化的客滾船舶。船長155.4米,寬24.2米,吃水5.6米,滿載排水量15,600噸,航速20節,主機功率22,000匹。

船難

愛沙尼亞號客輪於1994年9月27日下午7時離開愛沙尼亞的塔林港,沿芬蘭灣的航道向瑞典斯德哥爾摩航行,船上共有989人,其中乘客803人、船務人員186人[2]。乘客大多數是瑞典人,包括50多位北雪平市結伴出遊的退休老人、斯德哥爾摩警察局的70多位雇員,還有不少旅遊團。船務人員則多為愛沙尼亞籍。

據當晚的天氣預報,芬蘭灣附近海面有暴風雨,風速每秒可能會超過20米,但按照愛沙尼亞號的設計,當日風浪並不會對船隻造成威脅。9月28日00:00左右,愛沙尼亞號駛至芬蘭灣口於特島Utö)附近海面,當時的風速高達了每秒27米,此時輪船突然劇烈晃動,隨後船艙便開始進水。

28日00:24,愛沙尼亞號發出了第一次、同時是最後一次的緊急呼救信號,00:48,愛沙尼亞號從雷達屏幕上消失,當時位置離塔林港與斯德哥爾摩各約200公里[1]

由愛沙尼亞、芬蘭和瑞典聯合專責小組1997年發表的官方調查報告,表示海難原因是船隻在惡劣天氣中航行速度太快,而船頭艙門的鎖出問題,經不起巨浪衝擊而破開,導致海水從下層停泊車輛的船艙湧入,加上出事後船員反應太慢,釀成巨禍。[3]

Remove ads

乘客

更多資訊 遇難者國籍, 死亡人數 ...

腳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