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願生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願生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東關街道小秦淮河東側的埂子街北首146號。現為揚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

快速預覽 願生寺, 揚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願生寺是民國時期揚州建造的最大的廟宇,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揚州首富、八大鹽商之一、江西泰和縣蕭雲浦(1854-1910,又名蕭裕豐,因其開設裕豐商號)之妻,出資在此興建願生寺,作為長生寺的下院,用以超度亡夫。

1950年代,第四進唯升閣被拆,佛像遷往江西。

修復

2010年以前,願生寺已演變為大雜院,居住著100多戶住戶。2010年至2012年底,住持釋融善大師化緣3000多萬元,依據歷史文獻進行修復,保留原來的平面布局和風格。[2]全寺計有房屋近90間。[3]寺院北端西側的楠木廳也得到復建,原為清代旌德會館。2013年1月,修繕完成,願生寺對外開放。2020年6月,願生禪寺從佛教固定處所變更為佛教寺院。

建築

願生寺占地約50000平方米,其中古建築面積約1650平方米,房屋近90間。廟宇前後五進,包括中軸線上的山門殿(第一進)、大雄寶殿(第二進)、三聖殿(第三進)、地藏殿(第四進),藏經樓、兩廂廊房,寺院北端的西側有楠木廳。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