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方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方街是北京市西城區的一條街道,位於復興門內大街以北,東起鬧市口北街,西至復興門北大街。全長500餘米,寬近10米。[1]
簡介

成方街在清朝時名為「城隍廟街」,因此街路北原為北京都城隍廟而得名。該街元朝時稱「城隍廟」,明朝時稱「城隍廟橫街」,清朝時稱「城隍廟街」,中華民國時期,依諧音改稱「成方街」。成方街31號即都城隍廟山門舊址。[1]
明朝中葉,自每年五月祭祀都城隍逐漸形成了都城隍廟廟會,後來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都城隍廟開市,成為北京明朝最早且最大的廟會。清朝,都城隍廟廟會於每年五月初一到初十開市。廟會期間,自都城隍廟向西到北京內城西城牆的順城街,向東至今鬧市口北街和太平橋大街,鬧市口也是因為該廟會而得名。廟會攤棚和香客眾多,其中難免有不法之徒,所以有民諺稱「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橋不太平」。清朝同治年間,都城隍廟發生火災,廟大部被燒毀,廟會同時衰落。[1]
目前成方街的主要建築物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新址、北京長途電話大樓,「成方街32號」也成為央行總行的代稱[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