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中国成都高等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英語: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成信大,是四川省和中國氣象局、國家統計局共建、四川省重點發展的部省共建院校。學校入選中國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四川省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川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學科貢嘎計劃建設高校,為國際CDIO組織正式成員、全國CDIO工程教育模式試點工作組副組長單位、中國氣象人才培養聯盟成員,全國氣象科教融合創新聯盟副主任委員單位,四川省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單位。是第一所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培養國防生的一般本科院校,是以信息學科和大氣學科為重點,學科交叉為特色,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要學科門類的省屬重點大學,被譽為「氣象工程人才搖籃」、「統計工作者的搖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創建於1951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空軍氣象幹部訓練大隊,原名成都氣象學院。1980年9月,學校成為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2000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2月27日,原直屬國家統計局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四川統計學校併入學校。2003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成為四川省人民政府與中國氣象局簽約共建學校;2015年4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被四川省學位委員會和教育廳列為新增博士學位授予權建設單位,2023年成為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統計局簽約「局省共建」學校。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航空港、龍泉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000餘畝;下設19個學院(部、中心),開設53個本科專業;現有3個省級「一流學科」建設學科,5個省級重點學科,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ESI全球前1%學科,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形成了信息、大氣、經管三大學科群;有2.5萬餘名全日制在校生;現有教師1600餘人,其中博士800餘人,高級職稱650餘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科院百人計劃、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突貢專家等120餘人次;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氣象教學名師、省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10餘人,聘請100餘名院士、長江、傑青等高層次專家為我校兼職教授。本校教師擔任校外兼職博士生導師20餘人。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 1951年1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空軍司令部氣象管理處氣象幹部訓練大隊成立。
- 1953年,改為地方建制。
- 1954年,增辦氣象報務訓練班。
- 1954年12月,改建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幹部學校。
- 1956年6月,改建為3年制中等專業學校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
- 1958年9月,更名為成都氣象學校,為4年制中專,同時增設農業氣象專業。
- 1978年4月,擴建為4年制理工科本科高等院校成都氣象學院,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
- 2000年7月,更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 2015年,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2020年3月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脫離該校管理,並轉設為民辦本科院校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1]。
- 2024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 2025年,成為新增推免資格院校。
Remove ads
校區分布
院系設置
- 航空港校區:大氣科學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軟體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光電工程學院(人工影響天氣學院[4]),應用數學學院,資源環境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通信工程學院 ,人工智慧學院(區塊鏈產業學院),計算機學院。
- 龍泉校區:統計學院,管理學院,文化藝術學院,物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 已撤銷建制:政治學院,軟體與服務外包學院,商學院,網絡商學院等。
學科建設
Remove ads
優勢科研
傑出校友
校園廣播站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園廣播站(the Radio Campus of CUIT),簡稱RCC,成立於2001年。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團委獨立專屬的重要校園信息傳播媒體機構。
主要向全校師生播放時事、體育、文藝等節目,開始播音時間為工作日的12:05及17:45,以及公休日的17:05左右。
RCC在四川汶川大地震(5.12大地震)期間,主要向全院師生播放學校通知及政府公告。
下設部門:播音、編輯、外聯、宣傳。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