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我們的田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我們的田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首流傳廣泛的愛國主義抒情兒歌。
簡介
《我們的田野》由管樺作詞,張文綱作曲,原為1953年創作的兒童組曲《夏天旅行之歌》中的第三曲[1]。該兒歌自1950年代以來廣泛流傳,久唱不衰,深受幾代中國人的喜愛。這首歌后來也是北京市少年宮合唱團演唱的保留曲目[2]。1980年「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一等獎(獲獎者張文綱)。2009年5月入選全國100首愛國歌曲[3]。
曲作者張文綱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說:「我們一定要譜寫出真正優美、感人、動聽的,培養少年兒童高尚情操、樹立遠大理想,被少年兒童真誠熱愛,傾訴孩子們心聲的旋律和歌詞來。」他一生創作了四百首音樂作品,其中少年兒童歌曲有一百餘首。1953年,張文綱參加了北京市舉辦的中、小學生夏令營活動。一天傍晚,他在營地散步,一幅美景觸動了他的心弦。他後來回憶說:「離我不遠的一個小土崗上有站著、坐著、趴著的一群少先隊員,面對夕陽,望著前面的湖水、稻田、森林和遠山,有人還伸出手,指著這邊、那邊。我聽不見他們是在說些什麼呢,還是在唱些什麼。我想像他們是在欣賞遼闊、美麗的祖國大地,輕輕地唱著,從內心深處唱出一支歌……」不久他就創作出歌曲《我們的田野》。這是張文綱最富盛名的兒童歌曲代表作。「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青年潘淵亮和夥伴們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經常回憶起《我們的田野》這首歌。後來潘淵亮回到北京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他把這段經歷寫成電影劇本拍攝,以這首歌名《我們的田野》作為片名,並請張文綱為該片創作了音樂[4]。
《我們的田野》以抒情為定位。樂曲採用由不規則的三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三個樂句全部使用弱起的節奏,並有不斷出現的切分音,各樂句和各段落之間連接緊密,使樂曲具有濃厚的抒情性,曲調特色鮮明,在歌曲創作中少見。歌詞共有五段,聯繫緊密,將孩子們看到的祖國美景淋漓盡致地反映出來,既概括描繪了稻田、森林、河水、天空、草原等,又有對荷花、鯉魚、野鴨、蘆葦、雄鷹、野鹿、山羊等身邊事物細緻入微的刻畫,還有對伐木工人、建築工人、勘探隊員等各行業工人們的熱情讚美,仿佛孩子們站在高坡上由近及遠望去,美景盡收眼底。在合唱的聲部組合方面,作曲家安排了三個聲部,第一聲部(高音聲部)是主旋律聲部,第二聲部和第三聲部是陪襯聲部,穿插使用和聲式織體和對位式復調織體,與高音聲部構成對比的復調關係。這首歌曲的詞曲結合緊密,演唱時輕鬆自然,琅琅上口,是中國少兒歌曲創作中抒情題材的優秀作品[3][5]。
除了少年兒童演唱外,孫悅、黑鴨子演唱組、阿魯阿卓等都曾演唱過該曲。2017年11月8日下午,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及夫人梅拉尼婭在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在故宮博物院寶蘊樓茶敘時,川普使用平板電腦向習近平夫婦展示了外孫女阿拉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我們的田野》、背《三字經》和李白的兩首詩《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的視頻[2][6]。
Remove ads
歌詞
我們的田野,
美麗的田野,
碧綠的河水,
流過無邊的稻田。
無邊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面。
平靜的湖中,
開滿了荷花,
金色的鯉魚,
長得多麼的肥大。
湖邊的蘆葦中,
藏著成群的野鴨。
風吹著森林,
雷一樣的轟響,
伐木的工人,
請出一棵棵大樹。
去建造樓房,
去建造礦山和工廠。
森林的背後,
有淺藍色的群山,
在那些山里,
有野鹿和山羊。
人們在勘測,
那裡埋藏著多少寶藏。
高高的天空,
雄鷹在飛翔,
好像在守衛,
遼闊美麗的土地。
一會兒在草原,
一會兒又向森林飛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