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我的戰爭 (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我的戰爭》是由彭順執導,劉恆編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戰爭片。
演員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劉燁 | 孫北川 | |
王珞丹 | 孟三夏 | |
黃志忠 | 李順良 | |
楊祐寧 | 張洛東 | |
葉青 | 王文珺 | |
王龍華 | 劉詩文 | |
果靖霖 | 田義舟 |
電影宣傳片爭議
《我的戰爭》尚未正式在院線上映,2分鐘的「公益宣傳片」已經在網絡上引起大量爭議和激烈的批評。宣傳片邀請20位中國老藝術家出鏡,故事情節大致如下:一個「夕陽紅旅遊團」到韓國首爾旅遊,韓國導遊熱情接待,用漢語跟大家打招呼「你們都是第一次來到首爾,所以我先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時,老藝術家們糾正說,自己不是第一次來。在韓國導遊的驚訝和不解中,老藝術家越講越興奮。紛紛十分自豪地表示,「那時我們是文工團的!」「我們是鋼刀連的!」「我們是六十多年前來的!」「那時候不用護照!」「我們是舉著紅旗進來的!」「那會兒這叫漢城!」[2]
這支宣傳片的劇情基本出自網上的一個老段子。不過,原版的段子裡,志願軍老兵是因為被韓國海關刁難才加以反擊,但在宣傳片中,韓國導游的形象青春溫柔,老人們的態度反倒顯得無理取鬧、耀武揚威。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表示,該宣傳片引起軒然大波,一方面說明人道精神和歷史唯物主義已成公眾常識,另一方面也說明電影宣傳觀念僵化落後。他也解釋,電影主題與宣傳片其實是有差別的,「劉恆劇本表現的是戰爭的殘酷和對人性的考驗」。《我的戰爭》導演彭順則在首映禮上表示,自己也關注到網上關於宣傳片鋪天蓋地的討論,「宣傳片不是我拍的,其實我也只是一個觀眾。我認為這部中影內部製作的宣傳片出發點沒有問題,拍攝宣傳片的導演也曾透露,創意來自之前網上流傳很久的段子,但他可能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反響。」[3]
環球時報則評論:「近年來人們開始從人道主義角度回顧歷史的很多情節,這是有價值的。但這樣的發掘不應是對歷史真實旋律的粗暴否定。抗美援朝中有無數英勇犧牲,那些犧牲更多奠定了中國作為一個『站起來的』東方大國的基礎,而非要為這個國家之後犯過的一些錯誤負責。」、「外國媒體和各種出版物中不顧及中國人感受的內容數不勝數,憑什麼中國民間對外發聲就要先做嚴格的自我審查?」、「千萬別外國人還沒説啥,我們內部有些人先因為『疑似不得體』而『嚇尿』了。」[4]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 《英雄兒女》: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的另一部電影。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