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截趾虎
一种蜥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截趾虎(學名:Gehyra mutilata),又名裂足虎、裂足蝎虎。為壁虎科截趾虎屬的爬行動物。此物種原生於東南亞,但已擴散至世界多地,包括斯里蘭卡、中南半島及眾多太平洋群島。與疣尾蝎虎相比,截趾虎顯得較為圓潤,且皮膚細嫩。牠的皮膚通常呈柔和的紫粉灰色,年幼個體身上有金黃色斑點;這些斑點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
Remove ads
外觀描述

截趾虎的頭部長於寬。吻部長於眼至耳孔之間的距離,約為眼眶直徑的 1.3 倍。前額具中央溝槽。耳孔中等大小,略呈卵形。身體與四肢中等長度,略為扁平。後肢後方有一摺皮。腳趾短小,基部略具蹼。趾下片為角狀,並有中央溝槽分開。身體上表與喉部覆蓋著細小粒狀鱗片,背部的鱗片最大且扁平。腹鱗中等大小。吻鱗(Rostral scale)呈四角形,寬大於高,上方有一縱裂。鼻孔由吻鱗、第一唇鱗(Labial scales)與三塊鼻鱗(Nasal scales)圍繞,其中上方那片最大,且常與對側相接。有 8 或 9 枚上唇鱗,以及 6 或 7 枚下唇鱗。頦鱗(Mental scale)中等大小,呈五邊形。有三對頦盾鱗,最內側一對最大且細長,最外側一對較小,常分裂成小鱗片。股孔呈雙曲線排列,中間帶角形,每側有 14 至 19 個。尾巴扁平,側緣通常銳利且有微細鋸齒。尾部上表覆蓋著極小的扁平鱗片,下表通常具有一列大型橫向展開的鱗片。截趾虎背部呈灰褐或紅褐色,可能為單一顏色、點狀或深色斑駁。腹面為均勻的白色。[3]
截趾虎的吻肛長(SVL)可達 2.25英寸(5.7 cm),尾長與 SVL 相當。[3]
一個重要的識別特徵是其最內側的腳趾缺乏爪子。[4]
Remove ads
地理分布
截趾虎廣泛分布於婆羅洲、中國東南部、法屬玻里尼西亞、夏威夷(茂宜島)、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馬斯克林群島、墨西哥西部、緬甸、泰國、新幾內亞、菲律賓、皮特凱恩群島、塞席爾群島及斯里蘭卡等地。[1][2][4][5]
習性與棲地
如同許多其他壁虎,截趾虎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雖偏好林地、岩石區與人類居所,棲地高度從海平面至 1,400米(4,600英尺)不等。[1] 在夏威夷的沙灘地區也非常常見,被視為一種外來入侵種。牠很樂於在民宅內居住,似乎並不介意與人類共處。許多民眾也不排斥這種壁虎,或許因為牠屬於夜行性,活動多在牆壁與天花板的高處,行蹤低調,且會捕食室內昆蟲,因此被認為是有益的生物。
如同許多壁虎品種,截趾虎也會發出聲音進行溝通。牠的叫聲像是「tock」,會重複六至八次,聲音逐漸增強。[5] 此外,牠的奔跑速度也比其他家壁虎更快。
食性
繁殖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