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戴明氏科維爾氏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戴明氏科維爾氏菌(學名:Colwellia demingiae)也稱德明科爾韋爾氏菌,是科爾韋氏菌屬的下屬物種。[1]此物種是一種革蘭氏陰性、過氧化氫酶陽性、細胞色素c氧化酶陽性且專性嗜冷的直至彎曲桿狀細菌。此物種最早從南極洲普里茲灣海岸的堅海冰中分離出來。[2]
Remove ads
歷史
戴明氏科維爾氏菌首次被描述於1998年,連同其他三個物種,包括荷氏科維爾氏菌、羅斯海科維爾氏菌和嗜冷科維爾氏菌一起被描述。這四個物種都是從南極洲的海水中分離出來的。[2]
詞源
系統發育學分類
基於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菌株ACAM 459T屬於科爾韋氏菌屬。發現菌株ACAM 459T與科爾韋氏菌屬其他分離自南極的物種具有95.2%至100%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2]
描述
戴明氏科維爾氏菌是一種兼性厭氧且化能異養的革蘭氏陰性菌。它能夠最佳10°C至12°C,最高18℃的條件下生長,因此它是一種專性嗜冷的生物 。它的細胞是直至彎曲桿狀的,長1.5µm至2.5µm,寬0.4µm至0.6µm。它的過氧化氫酶和細胞色素c氧化酶測試呈陽性。菌落呈灰白色、具有黏液稠度、凸圓形和具有完整至葉狀的邊緣。[2]
參考文獻
拓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