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戴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戴薇(Dai Wei,1989年7月21日—),青年作曲家,實驗歌手。
背景
2007年,戴薇獲得上海東方衛視《我型我秀》全國十五強。隨後簽約台灣福茂唱片,以流行音樂詞曲作者身份發表了多首音樂。華語流行音樂代表作品:楊宗緯《出走》;郁可唯《我》;楊丞琳《不敢說的懷念》等。[1]
隨後,戴薇赴美深造,專注於當代古典音樂創作。她於2017年創作的交響樂作品《跳月》(The Dancing Moonlight)迄今已由全球數十支交響樂團演繹[2][3][4][5][6]。2020年,她與柯蒂斯交響樂團合作的交響樂《輪迴之舞》(Saṃsāric Dance)獲得美國第二十九屆作曲家交響樂委約金獎[7],並受邀為美國作曲家交響樂團(ACO, American Composers Orchestra)創作新作品。2021年,她作為中國當代青年作曲家出席紐約林肯中心音樂廳,同譚盾、周龍、吳蠻等國際頂尖藝術家同台演出她的四重奏《瓦礫中的曼陀羅》(Mandalas in the Rubble)[8]。2022年,與ACO合作的《千門次第開》(Invisible Portals)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首演[9],該作品由著名指揮家馬林·阿爾索普指揮首演,並由洛杉磯室內交響樂團[10]和密西根愛樂樂團進行美國西海岸和中部的首演。2024年,她獲選為洛杉磯室內樂團(LACO, Los Angeles Chamber Orchestra)「年度委約創作計劃」唯一委約作曲家,並擔任駐團作曲家[11]。
音樂創作以外,戴薇也多次演唱自己創作的作品, 她的唱法融合了流行、民族、原生態呼麥等風格元素。代表作品《If I’m Lost—Now》為兩隻薩克斯管和人聲所創作的實驗電子音樂作品。戴薇獲邀攜此作品赴希臘參加第四十屆國際電子音樂節的開幕式表演[12],並赴法國參演於世界薩克斯風大會(World Saxophone Congress XVII)[13]、赴美國參加北美薩克斯風協會(NASA)[14]、紐約電子音樂節[15],並在美國進行全國巡演。
Remove ads
評價
戴薇的當代古典音樂作品被紐約時報描述為「慷慨激昂」[16];被華盛頓郵報描述為「觸目驚心」[17];被猶他交響樂團描述為「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和活力」和「前十位最喜愛的女性作曲家之一」[18]。華盛頓郵報評價她為「2022年最值得關注的22位作曲家和演奏家之一」[17]。
教育
戴薇先後畢業於廣州市星海音樂學院、北卡羅來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UNCG),又獲得全額獎學金就讀於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19],師從普立茲獎得主Jennifer Higdon,葛萊美獎得主Richard Danielpour與David Ludwig。2019年,戴薇獲得全額獎學金於美國常青藤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攻讀作曲系哲學博士學位[2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