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房地產泡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房地產泡沫是一個周期性的全球或區域性不動產泡沫經濟。其表現為快速的房地產增值,最後價格到了相對收入太高的一個位置,房地產泡沫一般產生於土地繁榮之後[1]。土地繁榮是指住宅房地產市場價格迅速上升,直到達到不可持續的水平,然後下降。在崩盤前的這段時間就被稱為房地產泡沫。關於房地產泡沫是否可以被識別和預防,以及它們是否具有更廣泛的宏觀經濟意義,各經濟思想學派有不同的回答[1][2]

房市指數

  1. 住宅負擔能力指數(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測量國民家庭購買住宅的財務能力的一項指數。
  2. 房屋貸款負擔比率(Housing debt measures)評估購屋負擔能力的指標。中華民國政府房價負擔能力指標有二:貸款負擔率房價所得比[3]
  3. Housing ownership and rent measures
  4. Housing price indices

歷史上房市泡沫的國家

美國

日本

中國

房屋貸款

美國發生房市泡沫時,國家的房市貸款額非常之高,這跟美國次級貸款政策有關,因為次級貸款的關係,增加了大量的人民去貸款,也讓投機主義者有機可乘[4],投機住宅房地產早已被認為是美國次貸危機的一個促進因素[5]。2005年邁阿密新建的房屋,85%的房屋銷售業績來自於投機者。[6]

相關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