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手帕準則

BDSM社群中快速展示个人和获得他人喜好信息的指示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手帕准则
Remove ads

手帕準則頭巾準則是一種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通常於男同性戀尋歡者皮繩愉虐皮革次文化的實踐者的指示系統,通過不同顏色的手帕或頭巾來表明戀物取向、希望獲得何種性體驗以及所擔當的角色(主動或被動)。這個準則在1970年代就以廣泛被同性戀及雙性戀者所接受,進而受到其他性向的接受。

Thumb

現今,在褲子後袋或腰帶處佩戴彩色的手帕或頭巾是一種表明欲望和戀物取向的交流方式。將手帕或頭巾佩戴在左側通常表明佩戴者的角色為「主動」(俗稱『攻』,即在戀物實踐中行為的執行方),而將其佩戴在右側則表示佩戴者的角色為「被動」(俗稱『受』,即在戀物實踐中行為的接受方)。這個習俗源自以前皮革次文化表示角色的方式:將鑰匙掛在左側的腰帶束帶(粵語稱做『耳仔』)上表明自己擔當「主動」角色,而掛在右側則表明自己為「被動」角色。在過去,頭巾也可能會被系在脖子周圍(用打結的方向來區分)或是系在腳踝周圍(著靴或未有穿衣時),也可能是系在身體的其他位置。

手帕準則並沒有一個統一的顏色標準,不同地區的手帕準則在細節方面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一些顏色所指代的取向更為公認,特別是顏色和行為有聯繫的行況下,比如黃色代表戀尿、棕色表示嗜糞,以及黑色表示性虐戀。但共識也並不是絕對的。

Remove ads

起源

Thumb

十九世紀中葉起,美國西部的牛仔、蒸汽機車工程師及礦工中開始流行在脖子周圍系頭巾。男同性戀開始圍頭巾被認為是起源自加利福尼亞淘金潮後的舊金山,當時由於女性人數不足,男性聚在一起跳方塊舞。這樣就誕生了一個習俗:戴藍色頭巾的男性在舞蹈中充當男性的角色,而戴紅色頭巾的男性在舞蹈中充當女性的角色(頭巾通常是系在手臂上、掛在皮帶上或是塞在牛仔褲後袋)。也有理論稱現代的手帕準則起源於1970年晚期、1971年初的紐約市,當時《鄉野之聲》(The Village Voice)的記者開玩笑似的說道,相比把鑰匙掛在腰帶束帶上來指示角色還不如用不同顏色的手巾更有效率。[1]

流行文化

  • 美劇火線救援(Rescue Me)的一個角色被幾個男同性戀登門拜訪,只因為在紐約市消防局的日曆中他無意間在褲子後袋裡塞了條黃色頭巾,而他對此所表達的含義渾然不知。
  • 加拿大視覺搖滾音樂家PEACHES有一首以手帕準則命名的單曲(Hanky Code),在歌詞中她寫出了手帕準則的傳統以及不同顏色代表的含義。
  • 艾爾·帕西諾在1980年代出演的電影《虎口巡航》(Cruising)中,主角由於在混進同志酒吧時帶錯了手巾而受到評論的批評。
  • 德國喜劇《殺手安全套》(Kondom des Grauens)中一名警官欲混入一家同性戀酒吧,在聽了一名男同性戀建議其在褲子右後口袋塞一塊黃色手巾,後被淋尿。

示例

第一個表格摘錄自賴瑞·唐森的《皮革男指南(第二版)》(於1983年出版;出版於1972年的第一版並沒有包含這個表格),[2]因此可能比大部分網站更權威。這個表格依舊依照佩戴的方位來表示參與者所期待的角色。代表身體穿洞的紫色僅僅代表有此性愛行動的興趣(通常佩戴者的身上已有穿洞或穿環),並不意味著在性行為中手帕佩戴者願意接受穿環。

更多資訊 顏色, 含義 ...

以下長列表內容一部分出自網絡,可能會有臆想成分,在現實中也未必實用。不過LGBT皮革次文化店內銷售的頭巾都會附贈一張免費的卡片以闡述其含義,以下表格一大部分來源於此。這個表格依舊依照佩戴的方位來表示參與者所期待的角色(性愛及虐戀行動)。由於地域原因,不一定每一個都絕對正確。

更多資訊 顏色, 含義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進階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