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托伯特·哈姆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托伯特·哈姆林
Remove ads

托伯特·福克納·哈姆林(英語:Talbot Faulkner Hamlin,1889年6月16日—1956年10月7日),是美國的建築學家、建築史學家、作家與教育家。

快速預覽 托伯特·哈姆林 Talbot Faulkner Hamlin, 出生 ...

早年生活

哈姆林出生於紐約,是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系教授阿爾弗雷德·德懷特·福斯特·哈姆林的第四個孩子,其於1910年自阿默斯特學院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並於1914年自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建築學學士學位,哈姆林與哥倫比亞大學建立了長達46年的關係[1]

職涯

哈姆林的建築作品包含1919年在中國杭州的韋蘭學院與在中國南京的金陵書院[1]。其中,金陵書院在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3]

哈姆林曾被墨菲和達納紐約建築公司聘僱為建築製圖員,並在1920年成為公司合夥人,隨後公司領導人小理查·亨利·達納(1879-1933)、約翰·鄧肯·弗斯特的離開,伴隨著亨利·約翰·麥基爾(-1953)的加入,公司易名為墨菲、麥基爾和哈姆林[4]。這個公司領導組合持續到1924年,當時亨利·基拉姆·墨菲(1877-1954)離開公司,公司再次易名為麥基爾與哈姆林,直至麥基爾在1930年結束彼此的合作,哈姆林在此之後開始獨資,直至經濟大蕭條而導致的傭金匱乏為止[2]

哈姆林在1934年放棄個人事業,接受哥倫比亞大學艾弗里建築與美術圖書館的提議,成為全職的圖書館員[1],同時,哈姆林也是建築史學家協會的活躍成員[2]

出版作品

  • The Enjoyment Of Architecture (1916)
  • The American Spirit in Architecture (1926)
  • Some European Architectural Libraries (1939)
  •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Ages (1940)
  • Greek Revival Architecture in America (1944)
  • Architecture: An Art for all Men (1947)
  • We took to cruising; from Maine to Florida afloat (1951)
  •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 (1952)
  • Benjamin Henry Latrobe (1955)

哈姆林所編著的《Benjamin Henry Latrobe》分別在1955年及1956年獲得艾莉絲·戴維斯·希區考克獎[5]普立茲獎[6]

政治活動

華盛頓特區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在1949年4月19日發布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托伯特·哈姆林曾參與政治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委員會成員還包含了理查·尼克森[7]。該份報告指出,托伯特·哈姆林是 1949年3月25日至27日在紐約所舉行的世界和平科學與文化會議的贊助商,而該會議是美國共產黨前線社會主義組織國家藝術、科學和專業委員會所舉辦的,該會議是1948年8月25日至28日期間在波蘭所舉行的激進反美、親蘇知識分子集會活動的延伸,而在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中,托伯特·哈姆林分別與雅各·莫斯科維茲托馬斯·豪茨·克賴頓是1948年抗議美國當局禁止奧斯卡·尼邁耶入境的信件作者之一[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