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揚州大學
1902年创建的一所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揚州大學(簡稱「揚大」,英語:Yangzhou University,縮寫:YZU)是一所坐落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揚州市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學校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率先進行合併辦學的高校。
![]() |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3大學科門類。[1]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 1992年5月19日,經國家教委批准,由揚州師範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及國家稅務局揚州培訓中心合併組建揚州大學,下設師範學院、農學院、工學院、醫學院、水利學院、商業學院、稅務學院等7個學院,[2][3]成為中國大陸最早採取合併辦學的本科院校。[4]
- 1994年,揚州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分設成動物科學系和動物醫學系。[5]
- 1998年,揚州大學農學院分出動物科學系和動物醫學系兩系成立揚州大學畜牧獸醫學院;[5]揚州大學農學院分出生物技術系成立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6]以揚州大學師範學院外語係為主體,合併原其他五所學校的外語教研室成立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7]揚州大學師範學院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合併組建理學院,工學院材料類、化工類專業劃入理學院;[8][9][10]以原揚州師範學院體育係為主體,合併六所學校的公共體育教研室成立揚州大學體育學院;[11]揚州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水利學院合併為揚州大學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12][13]水利學院電氣工程系調入工學院;揚州大學商業學院烹飪與營養科學系和師範學院歷史旅遊系旅遊管理專業合併成立旅遊烹飪學院;[14]揚州大學師範學院政法系合併原六所學校的馬列教研室、社科部(系)成立揚州大學政法學院(社科部),原六所學校的德育教研室合併成立揚州大學德育教研室。[15]
- 1998年7月,揚州大學成立商學院。[16]
- 2003年8月,揚州大學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分出市政工程系、環境工程系,成立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3]
- 2003年12月,揚州大學進行院系調整,將畜牧獸醫學院分設為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和獸醫學院;[5]揚州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單位合併組建揚州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24]揚州大學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分設為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12]
- 2004年,揚州大學政法學院(社科部)分設為法學院和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科部)。[15]
- 2006年,揚州大學農學院分出園藝系和植物保護系,成立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25]揚州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更名為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與揚州大學師範學院合署辦公;[24]成立新聞與傳媒學院。[26]
- 2007年,揚州大學成立海外教育學院,於荷花池校區和揚子津校區辦公。[27]
- 2011年4月,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科部)分設為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15]
- 2015年9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聯合印發《江蘇省人民政府教育部關於共建揚州大學的意見》,該校成為省部共建高校。[30]
- 2016年,揚州大學成立學前教育學院,與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揚州大學師範學院)合署辦公。[24]
- 2016年4月,揚州大學比較醫學研究院成立,掛靠於揚州大學獸醫學院。[5]
- 2016年6月,江蘇省政府批准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劃歸揚州大學,成立揚州大學附屬醫院;[31]揚州大學醫學院分出護理學系,成立護理學院。[32]揚州大學創新材料與能源研究院成立,掛靠於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10]
- 2021年6月,從揚州大學醫學院分出公共衛生學院,與護理學院合署,名稱為「揚州大學護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32]
- 2022年7月,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分設為旅遊烹飪學院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14]
- 2023年8月,江蘇省人民政府、農業農村部簽署協議,合作共建揚州大學。[34]
Remove ads
機構設置
截止2025年6月,揚州大學共有32個二級學院:[35]
- 文學院
- 社會發展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法學院
- 教育科學學院(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 新聞與傳媒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數學科學學院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化學化工學院
- 體育學院(體育工作部(掛靠))
- 機械工程學院
- 信息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
- 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
- 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氣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農學院
- 植物保護學院
- 園藝園林學院
- 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獸醫學院
-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醫學部
- 醫學院
- 護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 商學院
- 旅遊烹飪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 音樂學院(公共藝術教育中心(掛靠))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海外教育學院
截止2025年6月,揚州大學共有14個科研機構:[37]
- 農業科技發展研究院(國際聯合實驗室)
- 蘇中發展研究院(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
- 中國大運河研究院
- 碳中和技術研究院
- 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
- 創新材料與能源研究院
- 都市計畫與發展研究院
- 現代農村水利研究院
- 水稻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
- 智慧農業研究院
- 比較醫學研究院
- 轉化醫學研究院
- 產業經濟研究院
- 中餐繁榮基地
-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創建於1960年,系揚州大學唯一直屬附屬醫院,是省教育廳、省衛健委共建單位,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現有東、西兩個院區,占地138.2畝,總建築面積17.3萬平方米,總資產15.8億元,擁有在職員工2009名。擁有醫學碩士點17個,博士點2個。
- 揚州大學動物醫院:位於揚州市大學北路48號,前身為蘇北農學院附屬獸醫院,建院於1952年,1972年更名為江蘇農學院獸醫院,1992年揚州大學合併辦學後改名為揚州大學動物醫院,為揚州大學唯一的附屬動物醫院。2012年,動物醫院在原址重建,面積約2000平方米。[38]
截止2025年6月,揚州大學共有1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39]
- 揚州大學幼教服務中心:隸屬於揚州大學後勤保障處,下設五所幼兒園,分別為三所直屬園,即第一幼兒園、第二幼兒園和第三幼兒園,以及兩所附屬園,分別為附屬西郡幼兒園、附屬泰和幼兒園。[40]
- 揚州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1月。2010年9月資產公司實行實質性運轉,對揚州大學全校經營性資產進行管理。揚州大學現有法人企業、經濟實體19個,涉及生物製品的研究開發,蜂產品加工、乳製品生產、加工、銷售,飼料生產經營,工程設計和勘探、園林綠化設計,印刷、交通運輸、駕駛員培訓、教育超市、賓館接待服務和勞務派遣等多個行業。[41]
- 揚州大學汽車工程實驗總廠:位於揚州市邗江區揚子津街道揚江中路189號。
- 揚州大學實驗農牧場:原址位於揚州翠崗路與百祥路交叉口北側,占地350畝,其中牧區70畝,始建於1996年,2000年建成並投入使用。2016年1月,揚州市政府、揚州大學和高郵市三方簽署協議合作共建揚州大學高郵現代農業科教示範園區,揚州大學實驗農牧場新址設於該園區。2018年10月,新農牧場基本建成,隨即啟動搬遷工作,2019年2月農牧場完成搬遷工作。[42][43]
- 揚州市揚大康源乳業有限公司:位於揚州市食品工業園鼎興路88號。[44]
Remove ads
學科建設
全校現有教職員工59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2700多人,醫護人員1900多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300多人,博、碩士生導師31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6人,「萬人計劃」入選者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2人,「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1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45]現有普通本科生34700多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8400多人,成人教育學生11000多人。
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博(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1個,博士後流動站20個;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優勢學科7個,省重點序列學科1個,省「十三五」一級學科重點學科6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3個,化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工程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等7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
Remove ads
學校象徵
揚州大學校徽包含一棵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地球、一隻展翅的仙鶴、祥雲等元素,校徽的基本色是自然綠(自然綠02號)、輔助色為中國紅(中國紅02號)。 參天大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標誌從外形上突出了揚州大學的學校性質,也表達了百年揚大如一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碩果纍纍。地球、仙鶴:仙鶴是揚州的典型吉祥物,周圍的樹冠可視為祥雲,與仙鶴組成了「鶴舞九天」的生動畫面,表達了揚州大學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豪邁氣概。校徽的外輪廓,既是樹冠又是片片祥雲,同時象徵一座知識高峰,通向高峰的路崎嶇曲折,需要揚大人不畏艱難險阻,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向上攀登。從校徽的構成元素看,仙鶴隱含英文字母Y、大樹的主幹是英文字母U的體現,Y、U是揚州大學英文名Yangzhou University的字首縮寫。[46]
校區簡介
學校有荷花池校區、瘦西湖校區、文匯路校區、淮海路校區、江陽路北校區、江陽路南校區、揚子津校區、揚子津南校區、高郵校區等9個校區和附屬醫院及其他教學科研實驗場所。荷花池校區為學校主校區,地址為江蘇省揚州市大學南路88號,是學校法定住所。[47][48][49]
揚州大學位於揚州市大學南路88號,為六校合併後新建的第一個校區暨主校區,設有新聞與傳媒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
揚州大學瘦西湖校區位於揚州市四望亭路180號,為合併前的揚州師範學院所在地,設有文學院、社會發展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揚州大學文匯路校區位於揚州市文匯東路48號,為合併前的江蘇農學院所在地,設有農學院、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獸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音樂學院。
揚州大學江陽路北校區位於揚州市江陽中路136號,為合併前的揚州工學院所在地,馬克思主義學院、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設置在江陽路南、北兩校區。
揚州大學江陽路南校區位於揚州市江陽中路131號,為合併前的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所在地,馬克思主義學院、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設置在江陽路南、北兩校區。
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位於揚州市華揚西路196號,2008年開建,東區設有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體育學院、旅遊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區設有信息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商學院。
揚州大學淮海路校區位於揚州市廣陵區淮海路11號,為合併前的揚州醫學院所在地,校區被淮海路分隔為東西兩個校園,西校園位於江蘇省揚州中學南側、東校園位於蘇北人民醫院北側。2016年1月,揚州市人民政府與揚州大學簽署協議,揚州市人民政府將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移交揚州大學作為直屬附屬醫院,揚州大學將淮海路校區的教學區和操場(即東校園)整體移交揚州市人民政府。[43]
揚州大學高郵校區即揚州大學現代農業科教示範園區(高郵),位於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揚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內),占地面積約2300畝。[52]
項目啟動於2016年8月,由揚州市人民政府、揚州大學、高郵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旨在建設一個集研發、教學、示範與推廣功能為一體的國內一流農業科教示範園區,規劃建設「一心、一軸、一帶、四區」,「一心」為綜合服務中心;「一軸」為農業科技文化景觀軸;「一帶」為複合型水功能帶;「四區」為作物科學科教示範區、園藝園林(植保)科教示範區、動物科學科教示範區和生態智慧牧場。2017年,園區一期工程生態智慧牧場建設項目開工建設,並於2018年12月順利竣工,生態智慧牧場正式投入使用。[53]2023年1月,揚州大學現代農業科教示範園區(高郵)二期建設開工園區二期工程建設工期為35個月,工程總投資5.33億元。
揚州大學鹽阜路校區位於揚州市廣陵區鹽阜東路1號,為合併前的江蘇商業專科學校所在地,2013年停止使用。
揚州大學青山校區位於江蘇省儀徵市青山鎮躍進村,總面積約238畝,為由南京農學院與蘇北農學院於1971年下放農村合併而成的江蘇農學院校址,1979年兩校分別遷回南京、揚州後該校區停止使用。1982年,儀徵化纖建設時臨時租用了青山校區閒置校舍,之後一直空置至今,後經揚大農學院委託交由揚大康源乳業代為管理。2020年,揚州大學與青山鎮達成合作意向,將在青山校區打造揚州大學儀徵科教園。[54][55]
知名校友
參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