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丁語文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丁語分為古典拉丁語Latina Classica)和通俗拉丁語Sermo Vulgaris)。古典拉丁語是古羅馬的官方語言,在愷撒西塞羅的時代成熟。拉丁語後來逐漸化分為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等,但同時對親屬關係並不十分相近的英語德語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通俗拉丁語以及拉丁語的語言後裔對古典拉丁語做了很多的修改和簡化,比如古典拉丁語的中性詞在拉丁語的後裔語言中已經不存在了,(羅馬尼亞語除外)。本頁介紹的是古典拉丁語文法

發音

拉丁語的元音的音量有長音和短音之分,長音用一道橫線「¯」表示。只有拉丁詩篇中會標記長短音來明確韻律,但日常使用也要區分長短音,只是不一定會寫出來。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長短音區分:

  • 動詞第二變位法不定式詞尾「-ēre」和第三變位法不定式詞尾「-ere
  • 動詞第三變位法第二人稱單數現在時被動詞尾「-eris」和第三變位法第二人稱單數將來時被動詞尾「-ēris
  • 名詞第一變格法單數主格詞尾「-a」和第一變格法單數奪格詞尾「
  • 名詞第三變格法單數奪格詞尾「-e」和第五變格法單數奪格詞尾「
  • 名詞第四變格法單數主格詞尾「-us」和第四變格法單數屬格、複數主格、複數賓格詞尾「-ūs
  • 1d-2d-形容詞呼格詞尾「-e」和1d-2d-副詞詞尾「
  • 有些詞以長短音區分現在時和完成時,例如:
    • fugit」 = 他/她/它在逃跑;「fūgit」 = 他/她/它逃跑了
    • venit」 = 他/她/它正在過來;「vēnit」 = 他/她/它過來了
  • 有些詞拼法一樣,但元音的長短不同(拼寫不標明元音長短),因此是兩個不同的詞,例如:
    • populus」 = 人民[陽性];「pōpulus」 = 楊樹[陰性]
    • pedes」 = 步兵[單數];「pedēs」 = 腳[複數]
    • latus」 = 側面,脅[名詞];「lātus」 = 被搬運了[來自動詞「ferō, ferre, tulī, lātus」]
Remove ads

文法術語中文、拉丁文對照

更多資訊 中文名稱, 拉丁文 ...
Remove ads

動詞

拉丁語的動詞變位比較複雜。動詞有人稱時態語氣(直陳、虛擬、命令)和態(主動、被動)的區別。

大部分拉丁動詞都有四個主要形式或詞幹。

  • amō(進行時詞幹)
  • amāre(不定式)
  • amavī(完成時詞幹)
  • amatus(過去分詞)。

第一個進行時詞幹通過改變詞尾構成所有的現在時(Praesens)、過去進行時(Imperfectum,也叫作「未完成進行時」)、將來時(Futūrum),包括主動和被動語態。

第三個完成時詞幹通過改變詞尾構成所有現在完成時(Perfectum)、過去完成時(Plūsquamperfectum)、將來完成時(Futūrum Exactum)的主動語態。

第四個過去分詞構成所有的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將來完成時的被動語態。

第二個不定式則是用來判斷動詞的變位法;拉丁語動詞有四種不同的變位法,另外還包括一些不規則動詞。

大部分規則的動詞以它們的不定式的結尾來區分它們的變位法:第一變位法的不定式結尾是「-āre」,第二變位法是「-ēre」,第三變位法是「-ere」,第四變位法是「-īre」。

變位時,在詞幹結尾後加上人稱結尾就可以了。人稱詞尾是固定的。注意虛擬式只有四個時態。在使用過去分詞的時候,要當作是在使用形容詞而不是動詞,所以過去分詞的詞尾除了會像名詞一樣變格以外,還要適當地改變數量和性別。

第一和第二變位法用的詞尾相似,第三和第四變位法用的詞尾相似。為了簡潔,從現在起「變位法」有時將會簡稱為「c」(coniugatio)。

第一變位法

第一變位法的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1c2c直陳式人稱詞尾(主動語態), 現在時 ...


更多資訊 1c2c直陳式人稱詞尾(被動語態), 現在時 ...


更多資訊 1c2c虛擬式人稱詞尾(主動語態), 現在時 ...


更多資訊 1c2c虛擬式人稱詞尾(被動語態), 現在時 ...


第一變位法例詞:(第一變位法所有單字都以「a」作為所有直陳式和過去進行時虛擬式的詞幹結尾。現在時的虛擬式則把「a」變成「e」就可以了。)
amō,amāre,amāvī,amātus(愛)
dō,dare,dedī,datus(給)[注意「dō,dare」的不定式詞尾是短「a」]
lavō,lavāre,lavī,lautus(洗)
stō,stāre,stetī,stātus(站)
rogō,rogāre,rogāvī,rogātus(問)
vocō,vocāre,vocāvī,vocātus(叫)

以「amō」為例,

主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被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Remove ads

第二變位法

第二變位法例詞:(第二變位法所有單字都以「e」作為所有直陳式和過去進行時虛擬式的詞幹結尾。現在時的虛擬式把「e」變成「ea」就可以了。)
doceō,docēre,docuī,doctus(教)
iubeō,iubēre,iussī,iussus(命令)
maneō,manēre,mānsī,mansus(留)
moneō,monēre,monuī,monitus(警告)
sedeō,sedēre,sēdī,sessus(坐)
videō,vidēre,vīdī,vīsus(看)

以「videō」為例,第二變位法的變位方法和第一變位法幾乎一模一樣:

主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被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Remove ads

第三變位法

第三變位法是拉丁語最難、最複雜的變位法。第三變位法的詞幹結尾不是元音,而是輔音;第三變位法的單字又可以分為兩種:正常的第三變位法和詞幹中帶「i」的第三變位法("i"-詞幹)。以下先講解正常的第三變位法。(正常第三變位法的單字沒有固定的直陳式的詞幹結尾。現在時的虛擬式在詞幹的結尾輔音後加「a」,過去進行時的虛擬式在詞幹的結尾輔音後加「e」。) 第三變位法和第四變位法比較相似;它們的將來時的變位法和第一、第二變位法有很大的區別。由於第三變位法的詞幹結尾是輔音,在對現在時、過去進行時、將來時變位時,要額外附加元音,從而讓變位後的動詞比較容易念。所有四個變位法的完成時變位法都是完全一樣的。以下是正常第三變位法的人稱詞尾,注意將來時與第一、第二變位法的不同之處。額外附加的元音用青藍表示:

更多資訊 3c直陳式人稱詞尾(主動語態), 現在時 ...


更多資訊 3c直陳式人稱詞尾(被動語態), 現在時 ...


更多資訊 3c虛擬式人稱詞尾(主動語態), 現在時 ...


更多資訊 3c虛擬式人稱詞尾(被動語態), 現在時 ...


例詞:
agō,agere,ēgī,actus(使,駕駛)
caedō,caedere,cecīdī,caesus(砍,殺)
dīcō,dīcere,dīxī,dictus(說)
regō,regere,rēxī,rectus(統治)
scribō,scribere,scripsī,scriptus(寫)
vincō,vincere,vīcī,victus(征服)

以「scrībō」為例

主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被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Remove ads

第三變位法 I-詞幹

第三變位法「i-詞幹」的動詞,顧名思義,在變位的時候要多加一個「i」。所以,「i-詞幹」的動詞和正常第三變位法動詞的唯一區別就是「i-詞幹」動詞的現在時、過去進行時、將來時都會有「i」出現(過去進行時的虛擬式除外)。完成時不受影響。

例詞:(注意多出來的「i」)
capiō,capere,cēpī,captus(捉)
faciō,facere,fēcī,factus(做)
fugiō,fugere,fūgī,fugitus(逃跑)
iaciō,iacere,iēcī,iactus(扔)

以「capiō」為例

主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被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Remove ads

第四變位法

第四變位法的動詞,由於它們的的詞幹結尾是「i」,所以它們的變位和第三變位法(i-詞幹)的動詞幾乎完全一樣。例詞:(第四變位法所有單字都以「i」作為所有直陳式和過去進行時虛擬式的詞幹結尾。現在時的虛擬式則把「i」變成「ia」就可以了。)
audiō,audīre,audivī,auditus(聽)
dormiō,dormīre,dormivī,dormitus(睡覺)
sciō,scīre,scivī,scitus(知道)
sentiō,sentīre,sēnsī,sensus(感覺)
veniō,venīre,vēnī,ventus(來)


以「sciō」為例

主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被動語態變位:

更多資訊 現在時, 過去進行時 ...
Remove ads

不規則動詞

sum」類似英文中的be動詞(「is, am, are, was, were, been, being....」),意思是「是」或者用來描述主語。一如其他印歐語系,此也是一個不規則動詞且使用頻繁。sum」只有主動語態,沒有被動。

sum, esse, fuī, futūrus,是

變位:

更多資訊 sum, 現在時 ...

sum」的複合詞:

  • sum, esse, fuī, futūrus,是
  • absum, abesse, afuī, afutūrus,缺席
  • adsum, adesse, adfuī, adfutūrus,在場
  • consum, conesse, confuī, confutūrus,在一起
  • insum, inesse, infuī, infutūrus,屬於
  • obsum, obesse, obfuī, obfutūrus,傷害
  • possum, posse, potuī,—,可以


拉丁語除了sum以外,還有更多的不規則動詞。這些動詞需要仔細地記憶才可以。

異態動詞

拉丁語除了規則和不規則動詞以外,還有一組特殊的動詞,叫作「異態動詞Verba deponentia)」。異態動詞的詞尾一律是被動詞尾,但意思卻是主動的。所以異態動詞的原則是被動詞形,主動詞義。異態動詞沒有主動詞形。

異態動詞的變位法依然由它們的不定式結尾來決定,只不過它們不定式的詞尾也都是被動詞尾:第一變位法的不定式結尾是「-ārī」,第二變位法是「-ērī」,第三變位法是「」,第四變位法是「-īrī」。

舉例:Patrem sequor. = 「我跟著爸爸。」 雖然「sequor」的詞尾是一個被動詞尾,但由於sequor是一個異態動詞,它表達的意思是主動的。

動詞不定式

拉丁語的大部分動詞都有五個不定式:現在時主動、現在時被動、完成時主動、完成時被動、將來時主動。 現在時主動不定式在前面已經講過,用來區分動詞所屬的變位法。

現在主動不定式就通常直接簡稱為「不定式」,因為現在主動不定式最重要,用法也最廣泛。現在主動不定式就是動詞的第二個主要形式,以「-re」結尾。

現在被動不定式只要把現在主動不定式的詞尾改成「-rī」就可以了。但第三變位法把「-ere」改為「」。

完成主動不定式在動詞第三主要形式的詞根上加上「-isse」詞尾。

完成被動不定式用動詞第四主要形式和「esse」共同構成。注意動詞的四主要形式要隨著主語的詞數、詞性和詞格同時變格。

將來主動不定式先把動詞的第四主要形式的詞尾改成「-ūrus, -ūra, -ūrum」,再和「esse」共同構成。

動詞分詞

分詞是由動詞構成的形容詞或名詞。拉丁語的大部分動詞都有四個分詞:現在主動分詞、完成被動分詞、將來主動分詞、將來被動分詞;將來被動分詞又叫作動形詞或動名詞。 每個分詞都要隨著主語變格。

現在主動分詞把現在主動不定式的詞尾從「-re」改成「-ns」作為主格。第三變位法「i-詞幹」要額外加「i」;第四變位法要額外加「e」。現在主動分詞的變格和3d-變格法十分相似。

完成被動分詞和動詞第四主要形式完全一樣;完成被動分詞按照1d-2d-變格法變格。

將來主動分詞把動詞第四主要形式的詞尾改成「-ūrus, -ūra, -ūrum」;將來主動分詞按照1d-2d-變格法變格。

將來被動分詞把現在主動不定式的詞尾從「-re」改成「-ndus/-nda/-ndum」,然後按照1d-2d-變格法變格。第三變位法「i-詞幹」要額外加「i」;第四變位法要額外加「e」。

現在主動分詞變格: 以「amans」為例,現在主動分詞的變格方法和3d-變格法幾乎一模一樣;注意現在分詞在單數里不是「i-詞幹」,但在複數里確是「i-詞幹」。另外,3d-變格法對陽性和陰性不作區分。

名詞

拉丁語的名詞一般有六個主格呼格屬格與格賓格奪格;少數地理名詞還可以有方位格。拉丁語句子的意思幾乎完全由名詞變格而決定,和語序沒有關係。

拉丁語名詞有五種變格法,由名詞的單數屬格詞尾決定。第一變格法的單數屬格詞尾是「-ae」,第二變格法是「」,第三變格法是「-is」,第四變格法是「-ūs」,第五變格法是「-ēī」或「-eī」。每個變格法也都有自己的特徵。第一變格法的名詞大部分都是陰性,第二變格法大部分是陽性或中性,第三變格法三種詞性都有,第四變格法大部分是陽性,第五變格法大部分是陰性。


第一變格法

第一變格法以「a」為主要字母,而且它們的單數屬格詞尾都是「-ae」。幾乎所有屬於第一變格法的單字都是陰性;幾個常見的陽性詞有「agricola」(農夫)、「conviva」(客人)、「nauta」(水手)、「pirata」(海盜)、「poeta」(詩人)。

第一變格法的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第一變格法, 主格 ...

在變格的時候,只要換詞尾就可以了。

第二變格法

陽性

第二變格法以「o」為主要字母,而且它們的單數屬格詞尾都是「」。幾乎所有屬於第二變格法的單字都是陽性或中性,只有植物和地理名稱是陰性。

第二變格法的陽性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第二變格法, 主格 ...

第二變格法比第一變格法稍微有點複雜。第二變格法的陽性單數主格詞尾有三種:-us-ius-r。它們的變格稍有不同,而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單數呼格。

中性

第二變格法中性詞也以「o」為主要字母,而且它們的單數屬格詞尾也都是「」,但它們的別的一些詞尾稍有不同。

第二變格法中性詞的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第二變格法(中), 主格 ...

第三變格法

陽/陰

第三變格法以「i」為主要字母,而且它們的單數屬格詞尾都是「-is」,第三變格法是拉丁語最複雜的變格法。由於第三變格法可以有陽性、陰性、中性三種詞性,所以沒有固定的單數主格詞尾。

第三變格法陽/陰性詞的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第三變格法(陽/陰), 主格 ...

第三變格法「i-詞幹」和第三變位法的「i-詞幹」是同一個意思:要額外加「i」。陽性和陰性的i-詞幹名詞只要在複數屬格多加一個i就行了。

中性

第三變格法中性詞也以「i」為主要字母,而且它們的單數屬格詞尾也都是「-is」。拉丁語所有的中性詞都有一個相同之處。參看前面的第二變格法的中性詞結尾,再比較第三變格法的中性詞結尾,這個規律應該很容易看出來:任何中性詞的主格和賓格總是一樣,而且它們的主格複數和賓格複數都以「-a」結尾。

第三變格法中性詞的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第三變格法(中), 主格 ...

第三變格法「i-詞幹」的中性詞除了單數主格和屬格之外,都必須要加「i」。

第四變格法

陽/陰

第四變格法以「u」為主要字母,而且它們的單數屬格詞尾都是「-ūs」。第四變格法的單字很多都是陽性,但也有不少陰性詞,比如「domus」、「manus」、植物名稱等。

第四變格法的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第四變格法, 主格 ...

中性

第四變格法中性詞的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第四變格法(中), 主格 ...

第五變格法

第五變格法以「e」為主要字母,而且它們的單數屬格詞尾都是「-ēī」或「-eī」。幾乎所有屬於第五變格法的單字都是陰性,只有「diēs」(天)和「meridiēs」(中午)是陽性。

第五變格法的詞尾如下:

更多資訊 第五變格法, 主格 ...

其他

拉丁語有一些名詞的變格法稍微有點不規則。

拉丁語的一些名詞不能完全變格,叫作「不完全變化名詞」。例如「nihil」(虛無;無價值)只能有單數主格和單數賓格,所以「nihilis」、「nihilī」和所有的複數形式都是不存在的。大部分不完全變化名詞都是第三變格法中性,所以它們其實只有一種詞形,因為中性詞的主格和賓格總是一樣的。

代詞

代詞又叫做代名詞,所以顧名思義,是用來代替名詞的。代詞可以分為人稱代詞和非人稱代詞。舉例來說,在中文裡,「我(們)」、「你(們)」、「他/她/它(們)」是人稱代詞,「這個/這些」、「那個/那些」、「什麼」、「誰」是非人稱代詞。代詞和名詞一樣會變格,由於代詞的主格和呼格永遠一樣,下面的講解就省略呼格。很多代詞的詞尾都和名詞變格很相似。

第一和第二人稱代詞比較簡易一點,因為它們的陽性和陰性是一樣的。第三人稱代詞則稍微複雜一點,因為第三人稱要區分性別(陽性、陰性、中性)。而所有的非人稱代詞也都區分性別。


第一和第二人稱代詞變格

egō

更多資訊 代詞, 詞性 ...


第三人稱代詞變格

is, ea, id

更多資訊 代詞, 詞性 ...


īdem, eadem, idem

更多資訊 代詞, 詞性 ...

第三人稱反身代詞變格

suī

反身單字的使用範圍有限制。只有當代詞代替的是句子的主語的時候,才用反身代詞。

例句:
「老師說,他是個好學生。」 「他」指的並不是老師本人,所以不能用反身代詞。
「老師說他自己是個好老師。」 「他」指的是老師自己,所以要用反身代詞。

拉丁語的第三人稱反身代詞沒有單數和複數的區分,也沒有主格,(suī是屬格)。

更多資訊 代詞, 詞性 ...


指示代詞變格

hic, haec, hoc

更多資訊 代詞, 詞性 ...


ille, illa, illud

更多資訊 代詞, 詞性 ...


關係代詞變格

quī, quae, quod

關係代詞在中文裡比較難分辨,也比較少用。在這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被處分的學生是昨天打架的那個。」在前面這個句子裡,「那個」是關係代詞,因為它代替了主語「學生」,同時也修飾主語。但實際上,中文更常用形容詞來代替關係代詞,比如前面的例句可以直接寫為:「昨天打架的學生被處分了。」

由上面的例子可見,關係代詞的意思並不固定,而是完全由上下文決定。

更多資訊 代詞, 詞性 ...

疑問代詞變格

quis, quid

疑問代詞(誰、什麼、哪個、哪些)是用來問問題的。疑問代詞的變格和關係代詞很相似,但在單數里疑問代詞陽性和陰性的變格一模一樣。

更多資訊 代詞, 詞性 ...

形容詞

拉丁語的形容詞的變格方式和名詞幾乎一模一樣。一個形容詞的詞性(陽陰中)、詞量(單複數)、詞格都必須和它所修飾的名詞一樣。形容詞的變格方式可以分為兩類。

1d-2d-形容詞變格法

第一變格法的名詞大部分是陰性,而第二變格法是陽性或中性。所以第一變格法的名詞詞尾也是 1d-2d-形容詞的陰性詞尾,而第二變格法的名詞詞尾也是 1d-2d-形容詞的陽性或中性詞尾。

bonus(好)為例,1d-2d-形容詞變格如下:

更多資訊 1d-2d, 陽性 ...


形容詞必須和它修飾的名詞同時變格。但形容詞的詞尾不一定會和它修飾的名詞的詞尾一樣。比如,poeta(詩人)是第一變格法的少數的幾個陽性詞之一,所以修飾poeta的形容詞必須使用第二變格法的陽性詞尾。而當 1d-2d-形容詞修飾第三變格法名詞的時候,它們的詞尾肯定會不一樣,因為第三變格法的詞尾和第一第二變格法沒有聯繫。

3d-形容詞變格法

第三變格法不對名詞詞性做太大的區分,所以 3d-形容詞變格的時候也不會對詞性有很大的區分。這一點和 1d-2d-形容詞不同。3d-形容詞用的是第三變格法的名詞詞尾,但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第三變格法形容詞都是「i-詞幹」,所以變格時需要在適當的地方加「i」。

celer(快的)為例,3t-3d-形容詞變格如下(注意所有的 3d-形容詞都是「i-詞幹」!):

更多資訊 3t-3d, 陽性 ...


fortis(勇敢的)為例,2t-3d-形容詞變格和3t-3d-形容詞完全一樣:

更多資訊 2t-3d, 陽性 ...


audax(大膽的)為例,1t-3d-形容詞變格如下:

更多資訊 1t-3d, 陽性 ...

形容詞比較級

比較級表示「更」的意思。比如「大」的比較級是「更大」。

要合成形容詞比較級時,只要把它們的正常詞尾改成「-ior, -ior, -ius」就行了。 例如,「latus, lata, latum」(屬於1d-2d-形容詞)的比較級是「latior, latior, latius」;「gravis, gravis, grave」(屬於3d-形容詞)的比較級是「gravior, gravior, gravius」。要說明的是,比較級變格全部採用第三變格法的詞尾,但不是「i-詞幹」。

形容詞最高級

最高級表示「最」的意思。比如「大」的最高級是「最大」。

要合成形容詞最高級時,只要把它們的正常詞尾改成「-issimus, -issima, -issimum」就行了。 舉例,「latus, lata, latum」的最高級是「latissimus, latissima, latissimum」;「gravis, gravis, grave」的最高級是「gravissimus, gravissima, gravissimum」。最高級變格全部採用第一和第二變格法的詞尾。

不規則形容詞

一些常用的形容詞是不規則的。它們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需要硬背下來,因為它們的合成方式無規則可言。但慶幸的是這些形容詞在英語或其他印歐語系也常同樣不規則,而且成為部分英語單字語源。對於已知曉英語的學習者來說不太困難。

例如bonus、比較級melior、最高級optimus,相當於英語good、better與best。malus、peior、pessimus相當於bad、worse與worst。兩者最高級即為英語optimistic(樂觀)與pessimistic(悲觀)的語源。

副詞

拉丁語的副詞比較簡單,因為它們在性數格上永遠只有一種詞形,既不變格,也不變位。一個副詞可以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另一個副詞。

形容詞轉變副詞

大部分副詞都是由形容詞直接轉變的。轉變方法很簡單。

1d-2d-形容詞把「-us, -a, -um」結尾改成「」就可以了。

例:
certus, certa, certum(肯定的) → certē(肯定地,肯定得)
gratus, grata, gratum(感激的) → gratē(感激地,感激得)
laetus, laeta, laetum(高興的) → laetē(高興地,高興得)
miser, misera, miserum(難過的) → miserē(難過地,難過得)


3d-形容詞通常把結尾改成「-iter」,但極少數情況下改成「-e」。

例:
audax, audax, audax(大膽的) → audaciter(大膽地,大膽得)
celer, celeris, celere(迅速的) → celeriter(迅速地,迅速得)
facilis, facilis, facile(簡單的) → facile(簡單地,簡單得)
gravis, gravis, grave(嚴肅的) → graviter(嚴肅地,嚴肅得)

副詞比較級

副詞的比較級只要把詞尾改為「-ius」就可以了。

例:
certē(肯定地,肯定得) → certius(更肯定地,更肯定得)
laetē(高興地,高興得) → laetius(更高興地,更高興得)
celeriter(迅速地,迅速得) → celerius(更迅速地,更迅速得)
graviter(嚴肅地,嚴肅得) → gravius(更嚴肅地,更嚴肅得)

副詞最高級

副詞的最高級一般只要把詞尾改為「-issimē」就可以了。

例:
certē(肯定地,肯定得) → certissimē(最肯定地,最肯定得)
laetē(高興地,高興得) → laetissimē(最高興地,最高興得)
celeriter(迅速地,迅速得) → celerrimē(最迅速地,最迅速得)[不規則]
graviter(嚴肅地,嚴肅得) → gravissimē(最嚴肅地,最嚴肅得)

不規則副詞

不規則形容詞的相對的副詞一般也是不規則的。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不規則副詞:

更多資訊 不規則形容詞, 不規則副詞 ...


還有一些副詞沒有相對應的形容詞:

更多資訊 副詞, 原級 ...

數詞

拉丁語的數詞實際上屬於形容詞,因為他們和形容詞同樣修飾名詞和代詞。 數詞可以分為基數詞和序數詞。基數詞表示數量,序數詞表述順序。例如,「一」是基數詞,「第一」是序數詞。

拉丁語的基數詞只有 1、2、3,或以 1、2、3 結尾的數詞需要變格,還有一百和一千以上的數也要變格。其它基數詞永遠只有一種詞形。拉丁語的所有序數詞都要變格。


基數詞 1、2、3

ūnus, ūna, ūnum,一,屬於1d-2d-形容詞變格法,但屬格和與格略有不同。注意「一」不可能有複數:

更多資訊 ūnus, -a, -um, 陽性 ...


duō, duae, duō,二,混合了1d-2d-形容詞變格法和3d-形容詞變格法。注意「二」不可能有單數:

更多資訊 duō, duae, duō, 陽性 ...


trēs, trēs, tria,三,屬於3d-形容詞變格法。注意「三」不可能有單數:

更多資訊 trēs, trēs, tria, 陽性 ...

基數詞 4+

4以上和100以下的基數詞,是不會變格的,除非以 1、2、3 結尾。100以上的基數詞則除了100和1000以外,都要變格。下面是一些常見的基數詞:

  • quattuor = 4
  • quinque = 5
  • sex = 6
  • septem = 7
  • octō = 8
  • novem = 9
  • decem = 10
  • undecim = 11
  • duodecim = 12
  • tredecim = 13
  • quattuordecim = 14
  • quindecim = 15
  • sedecim = 16
  • septendecim = 17
  • duodevigintī = 18
  • undevigintī = 19
  • vigintī = 20
  • vigintī ūnus, -a, -um = 21 [「ūnus」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 vigintī duō, -ae, -ō = 22 [「duō」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 vigintī trēs, -ēs, -ia = 23 [「trēs」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 triginta = 30
  • quadraginta = 40
  • quinquaginta = 50
  • sexaginta = 60
  • septuaginta = 70
  • octōginta = 80
  • nonaginta = 90
  • undecentum = 99
  • centum = 100
  • centum et ūnus, -a, -um = 101 [「ūnus」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 centum duō, -ae, -ō = 102 [「duō」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 ducentī, -ae, -a = 200 [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 trecentī, -ae, -a = 300 [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 quingentī, -ae, -a = 500 [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 mille = 1000
  • duō milia = 2000 [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milia屬3d-變格法中性複數]
  • tria milia = 3000 [要隨著名詞或代詞變格]


序數詞

序數詞要隨著它們所修飾的名詞或代詞變格,變格方式一律是1d-2d變格法。下面列出常見的序數詞:

  • primus, -a, -um = 第一
  • secundus, -a, -umalter, altera, alterum = 第二
  • tertius, -a, -um = 第三
  • quartus, -a, -um = 第四
  • quintus, -a, -um = 第五
  • sextus, -a, -um = 第六
  • septimus, -a, -um = 第七
  • octavus, -a, -um = 第八
  • nonus, -a, -um = 第九
  • decimus, -a, -um = 第十
  • undecimus, -a, -um = 第十一
  • vicesimus, -a, -um = 第二十
  • vicesimus primus, -a, -um = 第二十一 [注意「vicesimus」和「primus」要同時變格]
  • centesimus, -a, -um = 第一百
  • ducentesimus, -a, -um = 第二百
  • millesimus, -a, -um = 第一千


羅馬數字

每次寫數字都拼單字是很麻煩的,所以羅馬人一般都用特定的字母來代替單字。

詳細解釋請參看羅馬數字


連詞

連詞,又稱連接詞,可以連接詞、短語、句子。連詞和副詞一樣,不變格也不變位。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連詞:

  • ac = 和;還有
  • atque = 和
  • aut = 或者
  • cum = 當;既然;雖然
  • dum = 只要;直到
  • et = 和;而且
  • etiam = 還有;而且
  • = 不;除非
  • neque, nec = 而且不
  • nīsī = 如果……不
  • quamquam = 雖然;儘管
  • quod = 因為
  • sed = 但是
  • = 如果
  • tamen = 但是
  • usque = 直到
  • ut = 當;在……時候
  • vel = 或者


介詞

介詞是用來指示方位的。雖然介詞自己不變格也不變位,介詞後面接的賓語卻需要變格。介詞的賓語可以是名詞、代詞、形容詞。

奪格介詞

介詞的賓語較普遍的是變為奪格。奪格可以表示出發點、分離點、時間、方式等。

  • ā, ab = 從……出發;來自……
  • ē, ex = 從……離開;從……出去
  • cōram = 在……面前
  • cum = 和……一起
  • = 從……下來;從……來
  • in = 在……裡面;在……上面
  • prae = 在……前面
  • prō = 在……之前
  • procul = 離……遠
  • sine = 沒有……
  • sūb = 在……下面
  • super = 在……之上


賓格介詞

以賓格為賓語的介詞也同樣普遍。賓格可以表示目標、方位、原因、時間等。

  • ad = 到……;去向……
  • ante = 在……之前
  • circum = 在……周圍
  • contrā = 和……對抗;和……相對
  • in = 到……裡面;到……上面
  • inter = 在……之間
  • intrā = 在……裡面
  • ob = 由於……的原因
  • per = 穿過……;通過……
  • post = 在……之後
  • prope = 在……旁邊
  • propter = 由於……的原因
  • sub = 到……下面
  • trāns = 越過……

方位格

domus」(家)、「rūs」(鄉村),以及城市名、村莊名、小島名,一般都省略介詞,使用特殊的方位格。方位格其實集合了屬格、賓格、奪格,而詞義則因格而異(因為它們不用介詞)。屬格表示「在……裡面」,賓格表示「到……」,奪格表示「從……來」。

下面是幾個方位格的例子,注意它們不需要介詞來表達方位:

更多資訊 例詞, 屬格方位格 ...

嘆詞

嘆詞很簡單,表示語氣,比如驚嘆、恐懼、快樂等。嘆詞自己可以作為一個句子。

一些常見的嘆詞:

  • age = 加油!
  • ecce = 看吶!
  • ehem = 哇![快樂]
  • ehodum = 給我聽著!
  • euge = 太棒了!
  • Hercle = 赫拉克勒斯![=「當然啦!」]
  • heu = 哎呀![痛苦或遺憾]
  • io = 喂![快樂]
  • jupiter = 朱庇特![=「天啊!」]
  • ō = 噢!
  • st = 噓……
  • vae = 可憐呀!

備註

參考文獻

書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