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賓共和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宾共和国map
Remove ads

拉賓共和國 (克羅埃西亞語Labinska republika)[2] 是一個短暫的共和國,由發動起義的礦工於1921年3月7日在拉賓伊斯特拉市宣布成立[3][4]。它是在被描述為世界上第一次反法西斯起義中創建的[5]

快速預覽 拉賓共和國Labinska Republika(克羅埃西亞語)Repubblica di Albona(義大利語), 地位 ...
Remove ads

歷史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的崩潰,根據聖日耳曼條約,義大利獲得了伊斯特拉地區和達爾馬提亞的部分地區[6]。義大利開始振興和開發被占領土的人口和經濟潛力。

墨索里尼的「向羅馬進軍」之前,法西斯分子於1921年占領的里雅斯特工人委員會總部,縱火焚燒,並襲擊了拉薩礦工委員會的代表。在這一事件和阿爾薩煤炭公司義大利語Società Anonima Carbonifera Arsa的剝削性質的刺激下,大約兩千名礦工爆發了總罷工。

罷工的原因之一是礦主決定不支付1921年2月的獎金,因為礦工們在2月2日放了一天假來慶祝聖燭節,然而管理層此前已將其作為假期。 「對於礦工來說,聖燭節是僅次於聖巴巴拉盛宴的最重要的一天,因為2月2日象徵著光明。」[7]

這些礦工來自不同的族群 - 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義大利人德國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蘭人匈牙利人。他們的領袖是由義大利社會黨派來,來自的里雅斯特的的喬瓦尼·皮潘。1921年3月1日,皮潘在帕津火車站被一群法西斯分子抓獲並遭到毆打。第二天,這一消息傳到了拉賓。3月3日,礦工們集結起來,決定占領礦場作為回應。在周邊鄉村農民到來的推動下,一支「赤衛隊」被組織起來,作為一支負責維持秩序的安全部隊[8]

3月7日,礦工們在被占領的礦場中宣布共和國成立,口號是:Kova je nasa ("礦是我們的")。他們組織了政府和赤衛隊來保護自己免受警察的侵害,並在一些農民的支持下開始自己管理礦山生產。

1921年4月8日,伊斯特拉半島的義大利政府響應礦主的干預請求,決定使用武力鎮壓共和國[9]。一千名士兵包圍了礦井,在礦工的強烈抵抗下最終成功鎮壓這場起義。被捕的礦工被送往普拉羅維尼的監獄。起訴書指控了52名礦工[10]。埃德蒙多·普徹、吉多·贊納羅和埃吉迪奧·塞萊尼扎負責為被告辯護,陪審團最終宣布被告無罪釋放[10]

Remove ads

事後

拉賓共和國給拉賓什蒂納居民留下了無法挽回的傷痕,並且引起了更廣泛的迴響。這一系列事件應結合當時的情況來解釋,特別是在義大利半島中歐。多民族但獨特的武裝抵抗法西斯主義的起義為反法西斯主義鋪平了道路。

拉賓共和國的故事是1985年南斯拉夫電影,《紅與黑》(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Crveni i crni)的主題[11]

參見

參考文獻

繼續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