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薩爾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薩爾主義(德語:Lassalleanismus;英語:Lassallism或Lassalleanism)是1860年代—1870年代德國工人運動中出現的一種機會主義思潮,因其創始人、德意志工人運動鼓動家斐迪南·拉薩爾而得名。拉薩爾主義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貧困源於所謂「鐵的工資規律」。為了廢除這一規律,必須建立生產合作社,使工人成為企業的主人,獲得全部勞動成果。要建立生產合作社,依賴國家的幫助;要爭取國家的支持,則需要推動普選權的實現,通過組建全德工人聯合會,進行和平、合法的宣傳與鼓動。拉薩爾主義還反對建立工農聯盟,稱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為「反動的一幫」,並支持普魯士王國通過戰爭自上而下地實現德意志統一,試圖將工人運動引向國有社會主義的道路。其核心思想是在普魯士政府的資助下建立生產合作社,並爭取普選權,以和平方式實現社會主義。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論蒲魯東》《哥達綱領批判》等著作中,對拉薩爾主義進行了徹底批判,指出拉薩爾的社會主義只會謾罵資本家,卻討好落後的普魯士容克,是典型的「普魯士王國政府的社會主義」[1][2][3]。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