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拓跋意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登國元年(386年)八月,拓跋意烈的叔叔拓跋窟咄從西燕返回北魏,逼近北魏南部邊境,北魏人心騷動。拓跋珪擔心內亂,就向北翻越陰山前往賀蘭部,派遣安同和長孫賀向後燕慕容垂請求援兵。安同抄小道到達中山郡,慕容垂派遣兒子慕容麟率領步兵騎兵六千人跟隨安同,安同和後燕使者蘭紇一起返回,到達牛川,拓跋意烈防堵安同[1][2]。拓跋窟咄失敗後,拓跋意烈流落到後燕。皇始元年(396年),魏道武帝進攻後燕的中山郡,拓跋意烈拋棄妻子兒女到井陘迎接魏道武帝。等到北魏平定中原,拓跋意烈有征戰俘獲的功勳,獲賜爵遼西公,出任廣平郡太守。當時和跋擔任鄴城行台,拓跋意烈性格英勇剛硬,自以為是皇帝的親屬,以位居和跋之下為恥辱,就暗中勾結黨羽,將要襲擊鄴城。天興元年(398年)四月,拓跋意烈的謀劃洩露,朝廷賜令拓跋意烈在廣平郡內自殺,原諒了他的妻子兒女[3][4][5]。
家庭
- 拓跋勃,北魏彭城公
- 拓跋拔干,北魏平原鎮鎮將、武遂靈公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