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拓跋目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拓跋目辰(?—479年6月4日),鮮卑名美晨[1],擁有直勤頭銜[2],是追尊魏桓帝拓跋猗㐌的後裔[3],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拓跋目辰起初擔任羽林郎跟隨魏道武帝拓跋珪南徵到長江,魏文成帝即位後,拓跋目辰以功勞屢次升任侍中尚書左僕射,封南平公。乙渾謀劃作亂時,拓跋目辰與哥哥拓跋鬱商議要殺死乙渾,事情洩露後拓跋鬱被乙渾誅殺,拓跋目辰逃跑隱藏得以免死。天安元年(466年),劉宋發生內亂,魏獻文帝拓跋弘派遣使持節征東大將軍安定王拓跋休、侍中尚書左僕射安西大將軍拓跋目辰和散騎常侍殿中尚書平北將軍山陽公呂羅漢率領隴右五萬人馬沿著漢江向東征討劉宋,直指襄陽,與其他各路軍隊定於同時匯合於秣陵[2]皇興四年(470年),柔然受羅部真可汗予成入侵北魏邊境,魏獻文帝接見群臣商議對策,拓跋目辰進言說:「如果皇帝御親自出征,恐怕京城會危險恐懼,不如行事慎重,固守保全自己。賊人孤軍深入,沒有後續運送的糧草,以臣的估計,不久就會自行退走,那時派遣將領追擊,必定可以擊敗他們。」張白澤說:「陛下的英明效法上天,追蹤前代聖人,而愚蠢的敵人荒誕無知,輕率冒犯君王的疆域。賊寇因為深遠的謀劃而受到磨難,我國則會因為淺近的荼毒而安逸享受,仰思神明的謀略,就不是這樣。現在如果陛下親自出征,賊寇必定望見旌旗就土崩瓦解,豈能抬頭挫傷神勇的兵馬,坐著放縱敵人?萬乘之尊環城固守,進失去可乘之機,退沒有勇往直前的道義,希望陛下小心。」魏獻文帝聽從了張白澤的意見,御駕親征,以殿中尚書呂羅漢和拓跋目辰都督中外諸軍事[4],大破柔然[5][6]。魏獻文帝禪讓給魏孝文帝元宏時,拓跋目辰有決定策略的功勳。魏孝文帝即位後,拓跋目辰在承明元年六月戊寅(476年7月27日)出任司徒,封宜都王[7][8][9]。拓跋目辰後出任雍州刺史,鎮守長安。拓跋目辰性格正直強硬,不結朋黨,朝廷官員都畏懼他。但是拓跋目辰喜好財利,在雍州時政務以行賄而成。屯田給納於烈受到詔令前往調查拓跋目辰的罪證,查實拓跋目辰貪污受賄[10]太和三年四月庚子(479年6月4日),拓跋目辰被賜令自殺[11][12][13],爵位被削除[14][15][16]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魏書·卷14》,出自魏收魏書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