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捲纏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捲纏尾(英語:Prehensile Tail),又稱抓握尾、捕握尾,為適應於捲握或抓握物體的動物尾巴[1],常見於樹棲動物,能協助牠們於樹上尋找與獲取食物、攀爬枝幹時抓握樹枝、或是透過尾巴懸吊。

演化
其中一個較有趣的捲纏尾特點在於,大多數的捲纏尾特徵均發現於新世界物種上,尤其是哺乳動物[1]。在南美洲,具有捲纏尾的動物物種數明顯多於非洲及東南亞,原因可能是因為南美洲森林的樹木密度高於非洲及東南亞[2]。相較之下,樹木密度較低的東南亞森林則具有較多的滑翔動物,例如鼯猴或飛蛇,而南美洲則很少有具滑翔能力的脊椎動物。此外,由於南美洲雨林較缺乏大型植食動物,這裡擁有較非洲及東南亞數量更為豐富的藤本植物,這些藤蔓能協助動物於林間攀爬,但卻會阻礙牠們滑翔[3]。不過有趣的是,澳大利亞洲具有許多種有捲纏尾且同時並保有滑翔能力的哺乳動物。
解剖學與生理學
尾巴為脊椎動物的獨有特徵,然而部分無脊椎動物如蠍子的附肢也會被視為是尾巴。不過,目前僅有脊椎動物具有捲纏尾。許多哺乳動物的捲纏尾部分具有缺乏毛髮,能增加抓握時的摩擦力。
具捲纏尾的動物

- 新世界猴:蜘蛛猴科,包括吼猴、蜘蛛猴及絨毛猴,具有可抓握的尾巴,且上面多具有觸覺墊。捲尾猴同樣具有纏捲尾,但尾巴上不具有觸覺墊。相較之下,所有舊世界猴均不具有捲纏尾[1]。
- 負鼠科:棲息於美洲的有袋類,能使用尾巴捲握並攜帶築巢材料。
- 食蟻獸:分布於中南美洲,除了大食蟻獸外其他三種食蟻獸均具有捲纏尾。
- 熊貍:少數分布於舊大陸具有捲纏尾的物種。
- 蜜熊:分布於中南美洲,與熊狸是唯二演化出捲纏尾的食肉目物種[2]。
- 巢鼠:也是少數分布於舊大陸具有捲纏尾的物種。
- 新大陸豪豬:包括卷尾豪豬屬及細針豪豬,具有捲纏尾能協助牠們攀爬並防止從樹上摔落[4]。
- 樹穿山甲:另一種分布於舊大陸具有捲纏尾的物種。
- 長尾馬達加斯加蝟:一種樹棲的馬島蝟。
- 袋貂亞目:分布於澳洲、新幾內亞及周遭島嶼,該演化支下63個物種均具有捲纏尾,不過部分物種如樹袋貂科的尾巴進能做有限度的捲纏。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具有滑翔能力的有袋類均屬於袋貂亞目。
- 鼠袋鼠科:包括草原袋鼠屬與長鼻袋鼠屬,具有抓握能力較弱的捲纏尾。
- 南猊:棲息於南美洲的小型有袋類。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