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探險者1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探險者一號(英語:Explorer 1)是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在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納爾角發射的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晚於前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世界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和同年11月3日發射的攜帶小狗萊卡的第二顆衛星。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1月31日) |
探險者一號衛星總重13.97公斤,其中儀器重8.3公斤,它的軌道近地點為360公里,遠地點2520公里,114.9分鐘繞地球一圈,每分鐘圍繞長軸自轉50周。
衛星攜帶的儀器包括體格宇宙射線探測儀,三個外部溫度探頭,一個前部溫度探頭,一套微波背景探測器。探測結果數據通過一個60毫瓦的發射器以108.03兆赫頻率和另一個10毫瓦的發射器以108.00兆赫的頻率發射到地面接收站。
探險者一號最主要的發現是確定了地球外的磁輻射帶,以分析探險者一號發回數據的衣阿華小組負責人詹姆斯·范·艾倫命名為范艾倫輻射帶。探險者一號留在軌道上直到1970年,在它後來有一直跟著的探索者計劃系列有90多個科研太空飛行器。
Remove ads
參見
- 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局
- 探索者計劃
- 史普尼克1號(蘇聯的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
- 太空競賽
參考
外部連結
- 探險者一號網站 - NASA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