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搖擺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搖擺州
Remove ads

搖擺州(英語:Swing state),也稱戰場州(英語:Battleground state)、游離州關鍵州紫州,是指美國總統選舉中,沒有特定候選人或政黨坐擁壓倒性支持度以取得選舉人票州份。這些州是民主、共和兩黨在總統選舉中的爭取目標,因為贏得這些州的選舉人票對獲勝十分重要。非搖擺州有時亦稱安全州(safe state),因為候選人已有足夠支持,可以安全地假設將贏得該州的選舉人票,而不會使用大量時間和金錢出席該州的競選活動。

Thumb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與全國普選結果之間的差異,藍色表示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在該州得票率高於全國平均得票率,相應的紅色則表示共和黨在任總統唐納·川普在該州的得票率高於全國平均。顏色的深淺即表示了差異的大小。搖擺州一般的情況是過去總統選舉,勝出候選人的得票率只贏不多於5個百分點。

沿革

在美國總統選舉中,選舉人團制度讓每一個州來決定選舉人票的分配方法。除了緬因州內布拉斯加州外,其餘州份都採取勝者全取制,意即贏得最多普選票的候選人就可以全取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因為總統候選人在該州已有相當大機會勝出,就無須大動作花費時間或金錢。這些有傾向的州份當中,支持民主黨的稱爲藍州,支持共和黨的稱爲紅州。而搖擺州一般在普選票只贏少於5個百分點。

自2000年代以來,民主黨候選人可以輕鬆贏得加利福尼亞州奧勒岡州華盛頓州明尼蘇達州伊利諾州維吉尼亞州紐約州佛蒙特州麻薩諸塞州康乃狄克州羅德島州紐澤西州馬里蘭州德拉瓦州夏威夷州緬因州(除了該州的第二國會選區)以及首都華盛頓特區);共和黨候選人可以輕鬆贏得印第安納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南卡羅來納州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西維吉尼亞州蒙大拿州懷俄明州猶他州愛達荷州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堪薩斯州奧克拉荷馬州阿拉斯加州內布拉斯加州(除了該州的第二國會選區)。所以兩黨候選人都會花時間、金錢和精力在那些雙方都沒有明顯優勢的搖擺州上,傳統上競爭激烈的搖擺州有賓夕法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亞利桑那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內華達州[1]

2016年前,俄亥俄州一直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搖擺州,候選人幾乎都必定是在贏下俄亥俄州的情況下才當選,而且從來沒有共和黨候選人在輸掉俄亥俄州的情況下當選(除了最新一次的2020年,上次贏得俄亥俄州卻輸掉選舉的總統候選人是1960年理察·尼克森),美國人還有「贏得俄亥俄,贏全國寶座」(「As Ohio Goes, So Goes the Nation」)一說[2]。而擁有19張選舉人票的賓夕法尼亞州[3],以及30張選舉人票的佛羅里達州[4]也是大眾關注的搖擺州。

自2016年以來,一些搖擺州競爭已經減弱,民主黨在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維吉尼亞州開始逐漸占據優勢;共和黨在俄亥俄州佛羅里達州愛荷華州開始逐漸占據優勢。2016年與2020年近兩屆選舉中,選戰激烈的搖擺州主要有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北卡羅來納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等。另外,賓州的伊利郡跟北安普頓郡,因為在歷屆大選中多次命中贏家,被視爲是最能反映選舉結果的「章魚郡」。[5][6][7]

2024年總統選舉公認的搖擺州為以下六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賓夕法尼亞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另外偏紅的北卡羅來納州因其距離民調誤差值非常接近,也被列為第七個主要搖擺州。所有搖擺州當中以賓州的選舉人票數最多,競爭也最為激烈,是重中之重,媒體亦因此形容「得賓州得天下」,最終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成功令賓州再度搖擺,由藍變紅,也贏得此次選舉的勝利[8][9]

Remove ads

歷史上的主要搖擺州

21世紀以來的總統選舉搖擺州(變天的州份)

  • 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密蘇里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俄亥俄州、西維吉尼亞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新罕布夏州。
  • 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新罕布夏州、愛荷華州、新墨西哥州。
  • 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佛羅里達州、內華達州、愛荷華州、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維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
  • 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印第安納州、北卡羅來納州。
  •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愛荷華州、俄亥俄州、佛羅里達州。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喬治亞州、亞利桑那州。
  •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喬治亞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
更多資訊 2024年大選, 得票率差異 ...
Remove ads

批評

  • 搖擺州讓總統候選人只須集中於競選相關的州份,而較少需要在其他州份競選。
  • 搖擺州選民成為美國選舉的重要持份者,但僅代表少數民意,而全國各地的選民,包括藍州的共和黨選民和紅州的民主黨選民的意願會被忽視。
  • 搖擺州選民的少數取態足以影響和改變選舉結果,對較少影響力的全國各地其餘選民不公平。

歷屆搖擺州得勝者一覽表

更多資訊 州, 選舉年份 ...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