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摩根大通事件 (倫敦鯨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2012年四月和五月, 摩根大通的倫敦分公司發生大交易的損失。作為"對沖"戰略的一部分,銀行進行了一系列的衍生公具的交易包括 互惠信貸違約證券 (CDS)。綽號倫敦鯨魚的交易員布魯諾·伊克斯爾(Bruno Iksil)在市場積累了很多CDS。損失估計是20億美元,實際損失可能較大。市場對銀行風險內控缺失和規模巨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敞口感到擔憂,同時,虧損事件還觸發了監管機構對銀行高風險自營交易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 [1][2][3]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6月3日) |
事件發展
伊克斯爾在2007年1月就職於摩根大通的CIO部門,他每年都為摩根大通賺取約1億美元甚至更多的利潤。2012年,伊克斯爾交易了上千億元的CDX頭寸,導致衍生品市場的動盪,以及20億美元的衍生品交易虧損。[4]
2012年4月初,對沖基金爆料,摩根大通在投資CDX上建立巨大頭寸,且交易活動持續增加,撬動數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摩根大通CIO部門操縱CDX指數的行為嚴重扭曲債市價格。
2012年5月13日,摩根大通CEO吉米·戴蒙宣布,由於CIO的巨大敞口和交易策略失誤,導致該行在近一個月中虧損約20億美元,未來虧損面還可能進一步擴大。
批評
有媒體分析認為金融監管機制的問題,政府卻為此買單,而最後是納稅人為此買單。可是即便如此,華爾街的交易員卻不用為此承擔責任[5]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