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擬龜殼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擬龜殼花(學名:Macropisthodon rudis),又名偽蝮蛇(英文:Red Keelback[4]、False Viper[5]、或False Habu[6])、稜鱗蛇、假龜殼花,是蛇亞目、黃頷蛇科、頸稜蛇屬之下的一種胎生無毒蛇類,主要分佈在中國大陸中、南部和台灣1500公尺以下地區,其外貌與龜殼花十分相似,藉以達到擬態、躲避天敵的效果。[7]
Remove ads
特徵
中型蛇類,體形粗胖,頭頂扁平,瞳孔圓形,尾短,體背灰褐色,上有兩列黑褐色的似橢圓形班塊,且夾雜較小的不規則狀斑紋。外貌與龜殼花類似,但是擬龜殼花的頭部比龜殼花還要圓一些,身長約80-120公分[5]。
習性
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山區或溪澗的闊葉林中,以鼠類、蛙類為主食、亦補食蜥蜴和蚯蚓。受干擾時會把頭壓低,使其更趨於扁平、三角形狀,做出類似腹蛇科的毒蛇姿態以嚇阻天敵,但其實攻擊性不強。多於夏秋時生產。[8]
與龜殼花的差異
從生活環境來說,擬龜殼花多分布於1500米以下地區,而龜殼花的生存海拔範圍為82至2200米[9];而從外觀看來,擬龜殼花的頭部較龜殼花圓些、體背花紋相對於龜殼花為較規則的橢圓形、頭頂顏色一致,沒有大塊雲班[8] 。綜合以上幾點,其實不難與龜殼花分別[10]。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