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主教會與政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主教會與政治涉及天主教會與宗教政治以及後來的世俗政治之間的相互作用。天主教會的觀點和教義在其歷史上不斷演變,有時對國家的政治產生重大影響。
![]() |
概況
歷史上,教會奉行嚴格的中立政策,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等天主教思想家認為教會不應關心政治事務。[1]然而,教會聖師之一希波的奧古斯丁提出最低限度參與政治的理論並影響了教會,根據他的理論,教會「接受即使是異教政府的合法性,這些政府維持的社會秩序對基督徒也是有益的,而且是在允許教會自由執行其傳教任務的範圍內。」13世紀,多瑪斯·阿奎那討論了政治合法性的概念和使用政治權力的道德問題,認為有必要對政府權力加以明確限制。[1]後來的托馬斯主義者,如聖嘉耶當、弗朗西斯科·蘇亞雷斯和羅伯·白敏提出了早期基督教民主的理念,根據這一理念,政治權力是上帝授予每個團體的,每個政治官員在做出政治決定時都要服從團體的決定;[1]根據這一理念,團體也可以將權力從一個官員轉移到另一個官員。[1]
在早期教會中,聖經中的瑪竇福音 22:21(把屬於凱撒的東西歸還給凱撒,把屬於天主的東西歸還給天主)是關於教會的作用及其與世俗政府關係的討論來源,[2]它定義了天主教政治思想的二元論--與早期宗教不同,天主教會成為一個獨立的機構,不屬於任何種族或已有社區的政治結構。教會的教義認為,基督教團體與神職人員都是「神恩和靈感的接受者」。保羅·西格蒙德(Paul E. Sigmund)認為,民主思想在早期教會中就已存在,因為早期天主教徒「以團體的形式對共同事務做出決定,在遭受迫害時期幾乎成為獨立的自治實體」。[2]
中世紀盛期是君主主義的鼎盛時期。在教會中,這意味著額我略八世和依諾增爵三世等教宗領導下的教宗權威的崛起,他們對歐洲的基督教國家施加了廣泛的影響,並聲稱自己對歐洲所有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參與了諸如敘任權鬥爭等重大政治鬥爭。然而,中世紀的天主教思想家也開創了民主思想:索爾茲伯里的約翰談到了一種基於基督教團體主義理想的概念民主,他將社會組織比作人體結構,每個社會階層都有其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參與政治的民主權利。天主教思想家認為,政府的權威應受到自然法和習慣法以及教會等獨立機構的限制。即使是教宗的權威也應受到世俗貴族(主教制)和教會等級制度(通過秘密會議選舉教宗和會議至上主義)的平衡。根據沃爾特·厄爾曼的說法,中世紀的天主教學者接近於設想並贊同現代形式的民主,[2] 多瑪斯·阿奎那寫道,法律應由「整個社會或代表社會的人」制定,並將「所有人參與選舉統治者」的制度描述為最佳的治理形式,提出了普遍選舉的概念。[2]
在選舉民主和世俗主義興起的現代,教會強烈反對反教權主義和反天主教的政權,並與之發生衝突。這其中包括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法國,在那裡教會成為嚴酷迫害的目標;數百名天主教神父在九月屠殺中被殺害,隨後發生的恐怖統治也部分針對教會。雖然教會對法國、德國和義大利政權的抵制被視為教會反對民主的例證,但布拉德利·劉易斯認為這些政權根本就不民主,[1]卡洛琳·M·華納(Carolyn M. Warner)則指出教會「適應民主環境」,只要尊重神職人員的利益。[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