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萊孟一世
天主教會第4任教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聖克萊孟一世(拉丁語:Sanctus Clemens PP. I;約1世紀—99年),也被稱為「羅馬的克萊孟」,羅馬的克萊門特[1](拉丁語:Clemens Romanus;英語:Saint Clement of Rome),新教譯作「羅馬的革利免」,用來跟同名的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作區分。他於88年4月26日-99年11月23日年間任教宗,天主教會的傳統一般認為他是第四任教宗,也是基督教早期的使徒教父之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9月6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8月14日) |
Remove ads
介紹

關於克萊孟的生平的記載並不多。可以肯定的是,克萊孟曾經在公元1世紀末曾經擔任過羅馬主教[1]。他於大約公元96年在羅馬給哥林多的教會寫了一封信,史稱《克萊孟一書》或《克萊孟前書》,在信中他想用規勸的方式來彌合基督徒之間的分歧。克萊孟在當時很有很高的美譽,以至於有些人把一些著作說成是克萊孟的手筆,比如《克萊孟二書》[1]。從他的書信中可以看出,克萊孟不但通曉古希臘羅馬文化,完全熟悉聖經七十士譯本,而且有優秀的領導能力。[2]
儘管保祿在《斐理伯書》第4章第3節提到「因為她們曾伴隨我為福音而奮鬥,與克萊孟以及我的其他的同事一樣」,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他就是克萊孟一世。他可能曾經是羅馬執政官 T. Flavius Clemens(羅馬皇帝圖密善的表兄)的奴隸,而後成為自由人。在《黑馬牧人書》中也曾提到克萊孟的工作是聯繫各個教會。這也是支持他就是給哥林多教會書信作者的證據。
據《教宗名錄》(Liber Pontificalis),克萊孟認識聖伯多祿,並且寫作了兩封書信(所謂的《克萊孟二書》並非克萊孟作品)。根據愷撒利亞的優西比烏的記載, 克萊孟在羅馬傳教九年之後,將教宗之位傳給立德 [3]。他於圖拉真在位的第三年(100年)去世於希臘。 根據源自9世紀的傳統說法,克萊孟於100年11月23日在克里米亞殉道。當時圖拉真下令將克萊孟綁在鐵錨上沉入大海。
Remove ads
著作

他約在96年代表羅馬的教會寫信給哥林多的教會,稱為《克萊孟一書》。這是唯一能確定是他所寫的文字。這書信是實用性質的,主要是討論造成教會分裂的惡行,與促進教會合一的美德[1]。
這封信件是新約之外現存最古老的基督教文獻之一,在哥林多教會中與其他書信一起被閱讀。這封信被認為是使徒繼承原則的最早確認。
譯名列表
- 克肋孟一世:思高本聖經《斐理伯書》第4章第3節 作「克肋孟」
- 克萊孟一世:梵蒂岡廣播電台 及 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作「克萊孟」。
- 克勉一世: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 作「克勉」。
- 克雷芒一世:《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2005年版[永久失效連結]、《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克雷芒」。
- 羅馬的革利免:中華信義神學院:古教父選集 作「革利免」。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