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教宗牧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宗牧徽
Remove ads

從1198年開始,每一位教宗都擁有其個人的教宗牧徽以作為其教宗的標誌。從1304年起,歷任代理教宗的總務樞機都擁有其個人的宗座出缺牧徽。教宗紋章、宗座出缺紋章與教宗牧徽、宗座出缺牧徽的不同是,教宗紋章、宗座出缺紋章永遠都是一樣;而教宗牧徽、宗座出缺牧徽會跟著不同的教宗而改變。

牧徽通常包含一頂三重冕,代表聖座在教會的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兩把交叉的鑰匙,象徵教宗在天國與俗世的權柄;中央的盾徽則通常與該位教宗的家族或故鄉有關,如良十世和若望保祿一世。宗座出缺時的牧徽則通常會將三重冕改為華蓋。

首位有教宗牧徽是諾森三世(由諾森三世創立,1198 - 1216年在任),首位有宗座出缺牧徽的是加納‧拉義諾(1304年,波尼法爵八世本篤十一世期間,由波尼法爵八世創立)[1]

Thumb
宗座出缺期間所使用的宗座出缺牧徽(白色位置是那時的總務樞機徽)

大部分的教宗牧徽都包含三重冕圖案。教宗本篤十六世改變了紋章學上的習慣,用主教冠披帶將其代替,而教宗方濟各亦跟隨本篤十六世的決定。傳統上教宗牧徽均有金銀鑰匙,以代表權力束縛和釋放於地上(銀色)和天上(金色)。宗座出缺牧徽是在宗座華蓋下置交叉的一金一銀兩把鑰匙加時任總務樞機(在無教宗時稱代理教宗)的總務樞機徽,當有新教宗時則改用新教宗的教宗牧徽而那位總務樞機則用回原本的總務樞機徽。其中鑰匙的意義由〈瑪竇福音〉第16章18-19句所賦予:

因此,在牧徽學中,鑰匙象徵著教宗權力作為基督之代表在地上的精神權威。

Remove ads

各教宗的牧徽(由新至舊排列)

Remove ads

和教宗有關的紋章及牧徽

更多資訊 紋章, 描述 ...
更多資訊 牧徽, 描述 ...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