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教宗進行曲
梵蒂冈国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教宗進行曲》(義大利語:Inno e Marcia Pontificale; 拉丁語:Hymnus et modus militaris Pontificalis)是梵蒂岡城國的國歌和天主教會教宗(羅馬主教)的官方進行曲,由夏爾·古諾創作於1869年。該曲在1949年被正式確立為梵蒂岡國歌。通常在教宗和他的其中一名代表(如聖座大使)[1]出席莊重場合或重要儀式,以及升起梵蒂岡國旗時演奏。在升旗儀式上,一般只演奏此曲第八小節。[2]
創作
《教宗進行曲》由法國作曲家夏爾·古諾於1869年4月11日為慶祝教宗庇護九世的晉鐸銀禧而創作。該曲的純樂器演奏版由三部分[3]組成,最初被稱為Marche pontificale(法語, "宗座進行曲")。自1869年首次演奏以來,該曲成為了梵蒂岡一首非常知名的進行曲。[1][2]
國歌地位
1949年10月16日,教宗庇護十二世正式認可此曲為新的宗座和梵蒂岡頌曲,取代了自1929年梵蒂岡城國建立以來,由奧地利作曲家維克托林·霍爾邁耶創作並一直沿用的《凱旋進行曲》作為宗座和梵蒂岡頌曲的地位。夏爾·古諾創作的教宗進行曲首次以「國歌」身份進行演奏是在1949年聖誕平安夜,即公元1950年「聖年」前一天。作為對舊國歌的尊重,霍爾邁耶的凱旋進行曲也在當天進行了最後一次演奏。[1]
當時聖伯多祿大殿其中一位風琴手安東尼·阿萊格拉為夏爾·古諾創作的樂曲填寫了義大利語歌詞[4]。其他語言的歌詞其後亦為多名填詞人相繼填寫[4]。和義大利版本不同的是,部分語言的歌詞和教宗並無直接關係,例如:由魯迪·維拉紐瓦(Rudy Villanueva)撰寫的宿霧語歌詞「Yutang Tabonon」(摯愛的土地),表達的含義是「捍衛菲律賓祖國」。
1991年,薩沃納作詞人拉斐爾拉瓦尼亞(Raffaello Lavagna)為此曲撰寫了供四聲部合唱(由Alberico Vitalini套譜)所用的拉丁文歌詞[3]
雖然教宗進行曲一直被視為梵蒂岡的正式國歌,但梵蒂岡政府卻強調,該曲「不應被理解為國歌」,而是「一份由文字和音樂結合,觸及許多來自世界各地,在羅馬瞻仰聖座的人內心的作品」(a composition whose words and music speak to the heart of many throughout the world who see in Rome the See of Peter)[1]。
Remove ads
歌詞
1949年所用的歌詞的末句:「暴力和恐怖決不會得逞,唯真理和愛能一統四方」,常常會鼓舞教徒們加強信德,傳播真理與愛,從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註:以上名詞根據天主教用法翻譯。)
|
|
Remove ads
|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