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數位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數位建築,是以電腦3D繪圖、演算法、模擬及影像資訊來建立虛擬及實體構造,該術語也被用於指其他建築領域的數位技術架構,但至今該名詞並未有明確的領域描述可完整定義其工法、準則等。數位建築包含流線設計的數位外觀或形體,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建築師,如:薩哈·哈帝、卡斯‧歐斯特豪斯及UN studio等,正引領著新型態建築造型的發展。

發展歷史

1989年,法蘭克·蓋瑞建築師以華特·迪士尼音樂廳一案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數位建築從此成為建築理論的一環。

2000年起,遠東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Feidad)開始表揚「以數位媒體為輔所建立的創新設計」,透過獎項及相關領域建築師將可對數位建築及數位設計領域定義出更明確的成長方向。

2004年,薩哈·哈帝建築師又以沙拉哥薩橋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且為女性獲獎的首位,更使得數位建築從此被賦予一種未來建築的象徵。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主場館北京國家體育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成為大型賽事使用數位建築的例子。

2009年於英國倫敦所舉辦的研討會:Digital Architecture London(倫敦數位建築)也介紹了最新的數位設計發展現況。[1]

2014年,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所設計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完工,也使數位建築在台灣開始嶄露頭角。運用數位手法設計建築可能不涉及實際材料(如:磚、石材、玻璃、鋼鐵及木材等)探討,數位建築可進行複雜的計算,讓建築師透過電腦運算出複雜的形體,透過演算法可簡化複雜形體的設計流程。[2]

Thumb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內部空間
Thumb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外觀
Remove ads

建築師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深入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