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浮水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數位浮水印,是指將特定的資訊嵌入數位訊號中,數位訊號可能是音訊、圖片或是影片等。若要拷貝有數位浮水印的訊號,所嵌入的資訊也會一併被拷貝。數位浮水印可分為浮現式和隱藏式兩種,前者是可被看見的浮水印(visible watermarking),其所包含的資訊可在觀看圖片或影片時同時被看見。一般來說,浮現式的浮水印通常包含著作權擁有者的名稱或標誌。右側的範例圖片便包含了浮現式浮水印。電視台在畫面角落所放置的標誌,也是浮現式浮水印的一種。

隱藏式的浮水印是以數位資料的方式加入音訊、圖片或影片中,但在一般的狀況下無法被看見。隱藏式浮水印的重要應用之一是保護著作權,期望能藉此避免或阻止數位媒體未經授權的複製和拷貝。隱寫術(Steganography)也是數位浮水印的一種應用,雙方可利用隱藏在數位訊號中的資訊進行溝通。數位相片中的註釋資料能記錄相片拍攝的時間、使用的光圈和快門,甚至是相機的廠牌等資訊,這也是數位浮水印的應用之一。某些檔案格式可以包含這些稱為「metadata」的額外資訊。
數位浮水印scheme範例
一般常見的數位浮水印scheme定義為:
其中E定義了嵌入(embedding)功能、D偵測(detecting)功能、R恢復(retrieval)功能,M則是所夾帶的訊息。此外,嵌入參數定義了E定義嵌入功能使用的參數組,定義了偵測參數,而恢復參數。因此,每一個浮水印scheme 根據上述的參數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
性質要求
- 安全性:浮水印資訊應當難以篡改、難以偽造。
- 隱蔽性:浮水印對感官不可知覺,浮水印的嵌入不能影響被保護資料的可用性大大降低。不具備這一特性的浮水印,稱為可見浮水印(Visible Watermarking)。如電視台播放訊號的時候在某個角落經常嵌有它的標誌。
- 強健性:浮水印能夠抵禦對嵌入後資料的一定操作,而不因為一些細微的操作而磨滅。包括資料的傳輸中產生的個別位錯誤,圖像或影片、音訊的壓縮。不具備這一特性的浮水印,稱為脆弱浮水印(Fragile Watermarking)。
- 浮水印容量:是指載體可以嵌入浮水印的資訊量。
分類
常用技術
- 偽隨機生成
- 擴頻浮水印
- LSB
- QIM
- SCS
- 計算自相關
- 剪下-貼上攻擊(?)
影像浮水印技術
數位浮水印的發展
一般而言,影像浮水印技術是透過更改影像中的資料來嵌入浮水印,其作法上有兩個主要的領域:
- 空間域(時間域)法
- 變換域法
- 離散餘弦轉換域
- 以離散餘弦轉換為工具,根據浮水印所嵌入的頻帶位置不同又分為:
- 嵌入DC係數的浮水印技術
- 嵌入低頻係數的浮水印技術
- 小波域
- 以離散小波轉換為工具,根據浮水印所嵌入的頻帶位置不同又分為:
- 嵌入頻帶HL1的浮水印技術
- 嵌入頻帶LH2的浮水印技術
參考
- 《音視訊處理講義》,張寶基 著
- 孫聖和,陸哲明,牛夏牧.數位浮水印技術及應用,北京, 2004.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