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小剛

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小刚
Remove ads

文小剛(1961年11月26日),華裔美國物理學家。他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教授,自2011年起他是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牛頓講席教授。兼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他是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他的專業知識是在強相關電子系統中的凝聚體物理學

快速預覽 文小剛, 出生 ...
Remove ads

教育

1977年文小剛自陝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學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通過1981年度中美物理聯合考試(CUSPEA)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名列當年CUSPEA考試第一名。1987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博士學位。[26]

在普林斯頓大學,文小剛在理論物理學家愛德華·威滕指導下學習超弦理論。後來,他與理論物理學家約翰·施里弗弗朗克·韋爾切克徐一鴻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理論物理研究所(1987-1989年)合作,將他的研究領域轉變為凝聚體物理學

工作

文小剛引入了拓撲序(1989年)[2][3][27]量子序英語Quantum order(2002年)[14]的概念來描述一類新的物質狀態。這為凝聚態物理學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 他發現,拓撲序的狀態包含非平凡的邊界激勵,並為邊界狀態開發了手性Luttinger理論英語Luttinger theory(1990年)[4][5]。 邊界狀態可以成為理想的導電通道,這可能導致拓撲相的器件應用。 他提出了最簡單的拓撲序 - Z2拓撲序(1990年)[6],這被證明是Toric code的拓撲序。 他還提出了一類特殊的拓撲序:非阿貝爾量子霍爾狀態[10][11]。它們包含具有非阿貝爾統計的出現粒子,其一般化了眾所周知的波色和費米統計。非阿貝爾粒子可以允許我們執行容錯量子計算。

他的系列工作開闢了拓撲物態(topological state)、對稱保護物態(symmetry protected state)、長程量子糾纏(long range entanglement)等物理新領域。

他是一本高級量子多體理論著作的作者: Quantum Field Theory of Many-body Systems: From the Origin of Sound to an Origin of Light and Electr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量子信息與量子物質交叉的專著:Quantum Information Meets Quantum Matter.

Remove ads

榮譽

參閱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