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字模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文字模式是電腦的一種顯示模式,其內容直接以字元為單位(而非像素)顯示。通常情況下,文字模式下的螢幕被劃分為等大的矩形儲存格,每個儲存格內可以顯示一個字元;這與所有點可定址(APA)模式或其他圖形模式中以像素為單位的顯示形成了對比。文字模式的應用程式通過命令列介面或其他文字介面與使用者進行互動,這些程式中所使用的許多字元集內還包含了一些有限的半圖形字元,它們可以用於繪製方框、按鈕等基本圖形以突出顯示內容或類比GUI程式中的小部件。IBM的頁碼437就是一個典型的文字模式字元集。

歷史
使用文字模式的視訊輸出在1970年初開始流行,得益於文字模式,使用視訊輸出的終端開始取代電傳打字機作為電腦使用中的輸出裝置。
優點
與圖形模式相比,文字模式的優勢在於更低的主記憶體消耗和更快的顯示速度。在上世紀70年代時,電腦為了儲存螢幕上的每個像素所需要安裝的主記憶體在成本上高的驚人,因此出現了稱為訊框緩衝區的裝置。早期的訊框緩衝區是獨立於電腦外的裝置,除了其連接的監視器的巨大費用外,自身也需要數千美元來購置。雖然對僅需要簡單圖形的程式來說使用向量顯示技術比使用訊框緩衝區更經濟,但許多程式(如資料庫程式)中快速高效地顯示內容更加重要,因此訊框緩衝區得以在市場上留存。
文字模式通過專用的顯示硬體來將每行文字從字元重新渲染成像素,再由陰極射線掃描到螢幕上,從而避免了昂貴的主記憶體問題;正因此,顯示硬體也僅需要儲存一行文字(甚至更少)像素的主記憶體空間即可完成顯示功能,在電腦的螢幕緩衝區中也只儲存了底層的文字字元(因此得名「文字模式」),只有螢幕上完整地出現了代表這些字元的實際像素。
例如,使用文字模式時顯示 80 x 25 個字元僅需要2000個位元組作為緩衝[1];相比之下使用圖形模式在單色監視器上顯示 80 x 25 個字元需要高達16000個位元組。按照現代電腦的標準來看約等於16KB的主記憶體似乎微不足道,但考慮到在1977年發布的Apple II電腦也僅有4KB的主記憶體,16KB的主記憶體便顯得過於龐大和昂貴。
文字模式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它在使用遠端終端時對頻寬的要求較低。因此,當使用文字模式連接到遠端終端時,螢幕更新的速度必然比使用圖形模式的遠端終端要快得多,因為遠端伺服器僅需為文字模式的終端傳輸幾十個位元組,而對圖形模式的終端則需要傳輸整個螢幕的點陣圖圖像。
Remove ads
自訂字元集
由於可以重新定義字元集中字元的圖案,有時文字模式程式和圖形模式程式的邊界會很模糊,大多數製作優秀的程式會靈活套用自訂字元集來為使用者顯示按鈕、圖示甚至滑鼠指標等元素。在電子遊戲中,使用文字模式渲染對遊戲操作很有用,因為與面向像素的渲染相比,玩家可以更及時地操作並獲得回饋。
常見的文字模式
IBM PC相容機根據所用顯示配接器的不同一般都相容多種文字模式,部分常見的文字模式如下表所示[2]:
MDA模式下的文字可以用加粗、底線、翻轉和閃爍來進行強調。
大多數顯示配接器都向下相容,例如EGA支援所有MDA和CGA模式,VGA支援MDA、CGA和EGA模式。
目前,DOS環境和Windows的控制台中最常使用的文字模式為16色80×25。這種模式幾乎與所有IBM PC相容機相容。此外還存在幾種VGA文字模式,如80×43和80×50,但很少使用;也存在40列的文字模式,但除了演示或非常舊的硬體外幾乎毫無用處。
VESA相容進階VGA的字元大小和圖形解析度依製造商不同而不同。在這些顯示配接器的文字模式中,如果程式希望使用第二個擴充字元集(即將可顯示的圖形字元數由256個擴充到512個),那麼將會使可顯示的顏色從16種減半為8種。
除了上述的顯示配接器外,有的顯示配接器(如S3)支援可以自訂的超大文字模式,如100×37甚至160×120。
Remove ads
現代套用
許多現代的控制台程式仍然保持著文字模式的顯示風格,在電腦編程中尤為常見。此外,現代作業系統中仍擁有類比文字模式的組件,例如Windows中的命令提示字元、Powershell和Linux和macOS中的終端等。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