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斐伊川

日本河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斐伊川
Remove ads

斐伊川(日語:斐伊川ひいかわ Hiigawa)是日本本州島上的一條河流。它流經鳥取縣島根縣,全長153公里,流域面積達2,540平方公里,該河是島根縣東部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島根與鳥取二縣交界處的船通山日語船通山,流經宍道湖中海以及島根縣廳所在地松江市,最終注入日本海。在日本《河川法日語河川法》的劃分下,該河流屬於一級水系

快速預覽 斐伊川 斐伊川/ひいかわ Hiigawa, 流域 ...

斐伊川在古代曾有出雲川、肥川等名稱。在其漫長的歷史中,其曾多次改道,改變了周圍的地形。該河的沉積物讓島根半島與本州島進一步連結[1]:付-5。流域內亦經常發生洪水,造成巨大損失,但同時也是在地農業和城市居民的重要水源,八岐大蛇的神話傳說亦與之有關。自17世紀以來,該河由向西注入大社灣轉為向東注入宍道湖及中海。江戶時代,該河上游有著日本最大的煉鐵中心[2]。如今,該河沿岸建有尾原水壩日語尾原ダム水力發電廠等水利設施。流域內棲息著多種魚貝類,其中香魚鯉魚及日本黑蜆產量較大、商業價值較高。

Remove ads

流域

斐伊川水系係日本《河川法日語河川法》劃分的一級水系[3],其流域主要由全長153公里的幹流斐伊川及全長80公里的神戶川日語神戸川 (島根県)組成。其中斐伊川發源於島根縣仁多郡奧出雲町海拔1,143公尺的船通山日語船通山,向西北流經中國山地,這一帶的河床陡峭,水流湍急,在經過橫田盆地及木次後進入中流[4]:3,而斐伊川幹流則在中上游先後接納赤川、三刀屋川、久野川、阿井川等支流[5],至出雲市上島後進入下游[4]:4,流經出雲平原日語出雲平野,河床坡度逐漸變緩,水流也變得平緩。在出雲市東隅武志町,河流轉向東流,注入宍道湖,並接納來待川日語来待川玉湯川日語玉湯川忌部川五右衛門川等支流[6]:3,在松江市宍道湖大橋日語宍道湖大橋附近,宍道湖與大橋川水道日語大橋川相連,大橋川東流至中海大橋附近後,注入另一湖泊中海,在中海先後接納意宇川日語意宇川飯梨川日語飯梨川等支流,中海東北側與境水道日語境水道相連,由於地勢平坦,斐伊川從下游直到境水道的河段,水位幾乎沒有變化,主要受日本海潮汐的影響,該河最終在弓濱半島日語弓ヶ浜半島東北隅注入日本海美保灣日語美保湾,流域面積約2,070平方公里[6]:3,是日本第19長的河川[7]:5

斐伊川水系的另一條主要河流是神戶川日語神戸川 (島根県),其發源於島根縣飯石郡飯南町海拔830公尺的女龜山,並向北流淌至出雲平原日語出雲平野,最終注入出雲市以西的大社灣,流域面積約471平方公里[6]:3。斐伊川及神戶川日語神戸川 (島根県)之間有用於洩洪的斐伊川放水路相連接[8]

Remove ads

歷史

末次冰盛期島根半島與本州島完全相連。斐伊川的前身古宍道川流經今宍道湖和出雲平原所在的位置,並在今大社灣注入大海。繩文海進日語縄文海進後,海平面開始上升,海水湧入半島東西兩端的低窪地區,也就是丘陵半島與中國山脈之間的地帶。在繩文時代早期氣溫達到高峰時,海洋可能幾乎將半島與本州島完全分開。此時,斐伊川流入位於今宍道湖和出雲平原之間的古宍道灣[9]:40。考古學家在流域內船通山西麓橫田町發現的龍之駒遺蹟,以及阿井川下游仁多町的鴨倉遺蹟等證明了這一時期的斐伊川流域已有人類聚居[4]:20

在約5000年前,海平面再次下降,斐伊川和其他河流帶來的沉積物在古宍道灣中堆積,加上三瓶山火山活動產生的火山灰等堆積物,最終將其與海洋隔離,形成了宍道湖[10]:80[11],而中海灣也於彌生時代變為潟湖。斐伊川和神戶川開始注入神門水海(今神西湖日語神西湖),並見諸古典文獻的記載[7]:11-12

在《出雲國風土記》等日本古典文獻中,斐伊川被稱為出雲川、出雲大川(いずものおおかわ),而《古事記》、《日本書紀》則分別將其稱為肥川、簸之川(ひのかわ)。其中,《出雲國風土記》記載其流經出雲郡伊努、杵築二鄉後,在神門水海注入日本海[12][13],而在飛鳥時代前後,流域上游出現了用砂鐵和木炭製鐵的技術[14],在戰國時代,當局則開始大量開採鐵砂礦,大量泥沙的堆積令斐伊川形成了地上河,是導致河流改道的重要原因之一[7]:20[13],日本地理學界一般認為斐伊川在江戶時期寬永12年(1635年)或16年(1639年)因洪水改變流向,在距離舊河口15公里的出雲市武志町折向東流,注入宍道湖,流向的改變也令宍道湖大橋川水道日語大橋川中海的泥沙及水量大幅增加,而舊河道則逐漸形成另一條河流神戶川日語神戸川 (島根県)[15]:5-26

Remove ads

洪水與治水

Thumb
連結宍道湖與中海的大橋川

斐伊川最早發生洪水的記載可追溯至養老元年(717年)。根據後世記載,大約每四年就會發生一次嚴重的洪水,而且多發生在颱風之後[16][17],《古事記》中八岐大蛇的傳說即與斐伊川流域的洪水有一定的關聯[4]:20。斐伊川改道流入宍道湖後,隨著大量泥沙注入,湖床逐漸淤積變淺,更加容易因為上游洪水造成泛濫[18]。為了緩解洪水問題,松江藩於1689年主持建造了天神川,連接了宍道湖和中海湖;1787年又修建了佐陀川,將宍道湖直接與日本海連接起來[19][20]:27-28。然而,這些水道的出水量不足以控制洪水。1832年,當局又在原河道南側建造了新川,將斐伊川與宍道湖連接起來,但由於泥沙淤積,該河道最終於1939年關閉。當地民眾則使用一種名為「出雲結」的臨時堤壩抵禦洪水[7]:15-16。近代後期的防洪工程始於1922年,當局對斐伊川幹流進行了重新開挖。同時,為了防止宍道湖水位上升造成泛濫,也在大橋川進行了疏浚作業,但流域內仍然於1943年、1945年、1972年、2003年和2006年發生了毀滅性的洪災[7]:16[21]

1990年代,日本政府在斐伊川啟動了一項龐大的防洪工程,其中包括建造連接斐伊川和神戶川的洩洪渠斐伊川放水路。該洩洪渠將多餘的水流透過神戶川引入大社灣[7]:16[22]。自此,神戶川成為斐伊川水系的一部份[6]:11。該洩洪渠於2013年完工,並榮獲2014年度土木工程傑出成就獎[23],由於築堤工事帶來的流域內地層下陷,日本政府後來又追加了資金以鞏固地基[24]

生態

Thumb
宍道湖上的沙洲,該湖周邊的濕地是日本最大的雁鴨鳥類越冬地之一

斐伊川上游棲息著尖頭鱥、紅點鮭和山椒魚等水生物種。流經橫田盆地後,河谷段河流湍急蜿蜒,河床上可見大卵石,為山女魚等喜清澈溪流的魚類提供了棲息地[25]。此外,這裡還棲息著斑山椒魚日語ブチサンショウウオ、被政府指定為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的日本大鯢熊鷹,以及冠魚狗灰鶺鴒等普通鳥類。由於歷史上冶煉鐵礦導致大量砍伐天然林,這一帶的植被多為以橡樹赤松等樹木構成的次生林。在中游,川竹柳樹日本葦沿沙質河岸綿延生長,為雷氏叉牙七鰓鰻特氏東瀛鯉平頜鱲等喜沙魚類提供了棲息地,這一帶的淹沒區和沙洲也是大天鵝的休憩場所[4]:3-4。在下游,枯水期河道平坦,河床多為沙質,不穩定的河道分裂成數條支流,形成網狀沙洲。與中上游相比,斐伊川下游幹流區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少,僅能看到少量平頜鱲。河床兩側蘆葦叢生,水岸邊柳樹成蔭,小鸊鷉等鳥類棲息在水岸邊,而東方大葦鶯等鳥類則主要繁殖於河岸的蘆葦叢中[25]

斐伊川河口流域棲息著150種以上的野鳥[25],日本也有2個被《濕地公約》認定的拉姆薩爾濕地位於這一地帶,亦即宍道湖中海[26]。這兩座湖泊及周邊的濕地是日本最大的雁鴨鳥類越冬地之一,同時也是天鵝、鷸鴴、猛禽等鳥類的中途停留地或越冬地[27],以及多種鹹淡水魚的棲息地。日本政府在流域內還設有大山隱岐國立公園、宍道湖北山縣立自然公園等6座自然公園、4處自然環境保全地域、34處鳥獸保護區[4]:24-25[25]。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緩解國內糧食不足的問題,日本政府曾在中海進行圍墾工程,試圖將新生地用於種植水稻等農作物,但因為造成湖水自淨能力下降,水質富營養化及漁業損失,遭到了當地民眾反對[20]:28-30

Remove ads

人文經濟

斐伊川在中世時期便為出雲國重要的運輸通道,流域中上游的大米和鐵器等商品透過它向下游的杵築(今出雲市大社町)等地運輸。通常情況下,商人會先用高瀨舟日語高瀬舟將貨物運到臨近宍道湖的莊原,然後裝上更大的帆船,最終在松江以散裝的形式裝船運往大阪。17世紀末,隨著來原和大社灣之間運河的修建,又開闢了一條新的運輸路線。貨物可以運往島根半島西端的宇龍漁港,再透過北前船日語北前船運輸至大阪[7]:23[13]。斐伊川上游的奧出雲等地盛產高品質的鐵礦,當地多以鐵穴流的方式採集土壤中的沙鐵,以滿足市場之需,這種採礦方法在江戶時期的斐伊川流域尤為盛行,卻也對流域內的自然環境、農業生產造成了危害[13][28]

斐伊川流域內稻田廣布、盛產稻米,在地住民很早便開始發展農田水利,以防洪抗旱,江戶時代初期的土木工程師大梶七兵衛日語大梶七兵衛便曾主持修築引水渠,而松江藩於元祿13年(1700年)主持興建的另一引水渠來原岩樋日語来原岩樋則被土木學會評選為土木遺産[7]:22[29]。自第一座近現代水壩千本貯水池堰堤大正7年(1918年)在支流忌部川上建立以來[30],日本政府利用斐伊川的水能,在流域內共建造了11座水壩及14座水力發電站[7]:25[31],其中流域上游的三成水壩日語三成ダム也是日本最早建造的拱壩[32]。斐伊川下游盛產香魚及鯉魚。但與同縣其他河川以及同流域內的宍道湖中海相比,幹流內的漁獲量較小[7]:24[33]宍道湖中海則是日本最大的日本黑蜆日語ヤマトシジミ (貝)產地,該品種的貝類也是島根縣的名產,也是「宍道湖七珍日語宍道湖七珍」水產之一[34]

斐伊川流域為舊令制國出雲國主要領域,也是日本一些古老神話故事的舞台,素有「眾神之國」或「神話的故鄉」之稱[35],豐富的神話傳說及令制國時期以來的人文活動帶來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其中,出雲大社、神魂神社、松江城月山富田城等古蹟已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定重要文化財[4]:21。日本政府的生態保育為斐伊川流域保留了眾多自然環境優美的地區,上游部分區域已被劃為自然公園,包括大山隱岐國立公園、鬼之舌震縣立自然公園、龍頭八重瀑布縣立自然公園等,龍頭八重瀑布縣立自然公園等[4]:24-25[36]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日之堀水壩 《日本山海名物圖會》中煉鐵的場景 松江市船神事期間行駛於斐伊川的櫂傳馬船日語櫂伝馬船 斐伊川放水路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