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斑姬地鳩
鸠鸽科姬地鸠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斑姬地鳩(學名:Geopelia striata)又名斑馬鳩,為鳩鴿科鳩屬的一種,原生於東南亞,是一種小型的長尾鳥類。羽毛大多為灰棕色並局部伴有黑白相間的細條紋。其種小名「striata」意為「有條紋的」。本鳥也以其悅耳的鳴叫聲著稱。
Remove ads
分布
本種原生分布於馬來半島、大巽他群島至菲律賓群島,包括泰國南部、緬甸德林達依省、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及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等。[1]
隨著人類養殖、外放,本種被引入到世界各地,現在中印半島的泰國中部、寮國及柬埔寨也有分布。其他引入地區包括模里西斯(1768年以前引入)、夏威夷(1922年引入)、大溪地島(1950年引入)、新喀里多尼亞、塞席爾、查哥斯群島(1960年引入)、留尼旺及聖赫勒拿等。[2][3][4]
本種一般生活於海拔900公尺以下的地區[1],包括灌木叢、田地、空曠的低地,甚至公園與花園都很常見。在印尼部分地區,由於捕鳥活動以致本種變得罕見,但在其它大多數的分布地則依然很常見。在夏威夷及塞席爾,其族群數量相當可觀。
特徵
本種體長20至23公分,展翅長24到26公分,頭頂與背側羽毛大多為灰棕色,腹側中央羽毛泛粉紅色,頸部兩側、胸部及腹部有黑白相間的細條紋,面部的絨毛為灰藍色,眼白為淡藍色,尾羽末端為白色。雛鳥的毛色一般比其父母來得暗淡。[3]
本種的鳴叫聲為柔和、間斷的咕咕聲。在泰國及印尼常將本種養作寵物,作為鳴禽觀賞,甚至為其舉辦鳴唱比賽。[2][3][4][5]
分類
本種與分布於澳洲及新幾內亞的和平地鳩(Geopelia placida)和分布於印尼東部小巽他群島的橫斑地鳩(Geopelia maugeus)為近緣物種,三者曾因外觀相似而被長期歸類為同一物種。[6]
其它同屬物種還有澳洲的珍珠斑鳩(Geopelia cuneata)及斑肩雪花姬地鳩(Geopelia humeralis)。[6]
習性
本種主要以禾本科等小型草本植物的種子為食,也會捕食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本種經常在地面上覓食,包括裸露的土地、低矮的草叢及柏油路,也會像齧齒類一般疾行,遇到危險會迅速飛走。不同與其它鴿類,本種經常單獨或成對地覓食,偶爾也會組成小群。[2][7][3]
繁殖
在原生地,本種的繁殖季節一般在9月到6月之間。雄鳥會展開求偶行動,包括鞠躬動作,發出咕咕聲,堅起並展開尾羽、露出其白色末端。雌鳥在選擇好築巢地點後會待在那邊,並以低沉的鳴叫聲吸引雄性來幫忙築巢。鳥巢一般簡單地由葉片、乾草組成。築巢地點包括灌木叢、樹上、地面上,偶爾也出現在窗緣上。[2]
雌鳥一般下一至兩顆白色的蛋,雙親會一起孵蛋,約13至18天就可孵出雛鳥。雛鳥在出世2週後即可離巢,約在第3週時即可熟練地飛行。[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