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坦尼斯拉斯廣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坦尼斯拉斯广场map
Remove ads

48°41′38″N 6°10′59″E


快速預覽 世界遺產, 官方名稱 ...
Thumb

斯坦尼斯拉斯廣場(Place Stanislas)是法國洛林大區城市南錫的一個大型的行人廣場。1983年,斯坦尼斯拉斯廣場及其軸線的延伸- 卡里耶爾廣場和阿利揚斯廣場,被列為世界遺產

歷史

這個廣場是洛林公爵和前任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關於都市計畫的一個主要設想,用以連接南錫的中世紀老城和17世紀查理三世開闢的新城。這個廣場也是一個皇家廣場,以表彰其女婿路易十五。廣場連接了兩座已經存在的漂亮的樓宇:市政廳,現在的大廣場以其為中心;以及政府宮(Hôtel du Gouvernement),市政府所在地和公爵(由路易十五的大臣們挑選出來)政府所在地。兩座建築彼此相對,中間填充了一系列理性的、對稱的,但也是多樣的,在當時歐洲無與倫比的城市空間。

這個廣場和周圍的建築,用巨大的柱式統一起來,由皇家建築師 Corny設計,建造開始於1752年3月,1755年11月結束。巴泰勒米·吉布爾和保羅-路易斯 Cyfflé創作了路易十五銅像, 站立在廣場中間,直到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拆除,而代之以一個簡單的 winged 人物。這個廣場更名為 "Place du Peuple",後來又更名為拿破崙廣場。1831年,在廣場中央豎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的銅像,從此稱為斯坦尼斯廣場。

廣場一直用於公共集會和慶祝活動,但在1958年至1983年卻用作停車場。在2004年和2005年,廣場參照原來18世紀的規劃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10個月的工程造價約900萬歐元[1]。2005年5月新廣場開幕,正值斯塔尼斯拉斯廣場誕辰250周年。

Remove ads

簡介

Thumb
夜間埃瑞拱門

斯坦尼斯廣場長125米,寬106米,鋪設亮赭石石塊,和兩排較暗的石頭,形成一個對角交叉線圖案。這個廣場四周的建築物構成建築和諧的整體,最顯著的有:

  • 南錫市政廳,占據整個廣場的南側,東南角有默爾特-摩澤爾省府
  • 東側,歌劇院(原主教宮)及大宮(原王后宮,實際上由Intendant阿利奧占據);
  • 西側:南錫美術博物館(原醫學院)和雅凱亭
  • 北側的建築物,出於防禦目的,高度較低(允許在沃代蒙和奧松維爾堡壘之間開火)。

廣場的北側中心是一座埃瑞拱門,通向毗鄰的卡里耶爾廣場,主軸線在那裡成為一條雙林蔭大道 樹木,道路全線兩側均為互相對稱的建築物。

最遠的一端是阿利揚斯廣場(Place d'Alliance),四面都是封閉的半圓柱廊,結束於原有建築政府宮。

斯坦尼斯拉斯廣場中心的雕塑,由喬治 Jacquot(1794年至1874年)創作,描繪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身穿長袍站立,左手持劍,右手指向北方。高大的大理石基座上銘文的內容如下:

  • 南面:

"Stanislas Leszczynski, Roi de Pologne, Duc de Lorraine et de Bar, 1737-1766"
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波蘭國王,洛林公爵和 Bar,1737年至1766年)

  • 北面:

"A Stanislas le Bienfaisant, la Lorraine Reconnaissante, 1831, Meurthe-Meuse-Vosges"
(給恩人斯坦尼斯瓦夫,洛林人感謝他,1831年,默爾特-默茲-孚日)

廣場的四個角落和東西兩側設有鍍金鍛鐵大門和燈籠,由讓·拉穆爾(1698年至1771年)修建,他還負責修建了市政廳主樓梯及其正立面中心陽台的鍛鐵欄杆。西北角和東北角設有巴泰勒米·吉布爾(1699年至1757年)設計的華麗噴泉。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